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2589篇
基础理论   799篇
污染及防治   459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柠檬酸对土壤养分的活化及对作物吸收Fe、P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pH值是影响石灰性土壤Fe、Zn、Mn等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土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对石灰性土壤的pH值以及对P、Fe、Mn、Zn等元素的活化效应。结果表明,浓度高于0.001mol/L的柠檬酸溶液培养土壤,可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效P、Fe、Mn、Zn等元素的质量分数。培养24h后,P、Fe、Mn、Zn等有效养分质量分数最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养分的质量分数下降,活化效果减弱,土壤表现出一定的钝化效应。利用盆栽模拟滴灌施肥条件,柠檬酸溶液处理可显著促进花生、菜豆植株的生长,叶片SPAD读数增加,并提高植株对P、Fe元素的吸收量,因此滴灌施肥条件下,可考虑使用柠檬酸增加石灰性土壤根区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污灌湿地系统土壤-植物中铬的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成  王世和  严金龙  许琦 《生态环境》2005,14(6):835-837
采取逐级提取法对江苏盐城某污水灌溉湿地土壤中的铬的赋存形态以及其上生长的丰要植物芦苇的不同组织部位中的总铬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污灌土壤中铬质最分数明显升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赋存形态质量分数由高到低顺序为残渣态(RES-)→铁锰态((OFeMn-))→碳酸态(CARB-)→有机态(OM-)和交换态(EX-)之和。芦苇不同组织部位中铬分布研究表明根部质量分数远大于茎和叶,说明根系吸收为主要作用,而后迁移至其它易积累部位。对各种形态的铬与植物中的铬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相关系数表明,植物中的生物富集量与各种赋存形态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强有机质结合态与生物富集量具有最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碳源、氮源、盐度和染料浓度对KNR吸附脱色的影响,以及HX5生长菌体对KNR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菌株HX5对KNR脱色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铵;碳源浓度在10g/L以上时,可使200mg/L的KNR完全脱色,碳源浓度过高,脱色效果不显著;HX5对KNR脱色的最佳氮源浓度为0.75g/L,在0~2%的浓度范围内,盐度对脱色无显著影响;染料对菌株HX5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毒性,但对于400mg/L的KNR,脱色率仍可达95.1%;HX5生长菌体对KNR作用96h内主要为生物吸附作用,96h外则可能发生了生物降解.图5表2参9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形态分析技术研究了北方地区常见农作物对污染土壤中铅(Pb)、锌(Zn)的形态转化及其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土壤Pb、Zn形态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多数作物根际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Pb比例降低,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Pb则显著增加;Zn则表现为可交换态比例略呈降低趋势,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质结合态升高,残渣态Zn则大幅下降。这提示,作物根际土壤Pb存在由松结合态向紧结合态转化的现象,从而植物有效性降低;而根际土壤Zn的形态变化则与Pb相反,即由紧结合态向松结合态转化,相应地提高了Zn的植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Germplasm collection is important to preserve and maximize genetic diversity for germplasm conservation. Tsuga dumosa ( D. Don) Eichler in Engler & Prantl. and T. chinensis var. forrestii (Downie) Silba germplasm was collected from three localities in China: Mt. Yulong, Wenfeng Temple and Mt. Dishiergu, Yunnan Province. Accession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RAPD markers. The shapes of the apices and margins of needles were examined, and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needles, cones and seeds from accessions of mature plant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to identify the germplasm. Molecular markers generated by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e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axa. Although the clustering based on RAPD markers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needles, based on the overal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on RAPD markers, the accessions from Mt. Yulong and Wenfeng Temple were identified as T. chinertsis var. forrestii, and those from Mt. Dishiergu identified as T. dumosa.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accessions was made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by RAPD markers concur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apes of the apices and margins of needles particularly from young plants could not be used as a possible key to identify T. dumosa and T. chinertsis var. forrestii. Fig 6, Tab 3, Ref24  相似文献   
996.
铜的形态分布与Daphnia magna急性毒性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清  王子健 《环境化学》1998,17(1):14-18
本文利用化学平衡模式MINTEAQ2研究不同酸度,碱度和有机配体存在下铜的形态分布特点,通过Daphnia magna毒性试验获得形态变化时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无论是总量,还是游离态浓度,都不能反映出铜的毒性大小。  相似文献   
997.
水环境中痕量重金属生物活性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环境中痕量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形态,包括生物可吸收态和生物毒性形态,这种形态的分析是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水环境中重金属对生物的毒害现状评价、潜在危害预测以及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排放标准和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各种物理化学法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与生物测试重金属形态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了应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金属生物活性形态分析的可行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998.
MnO2.CuO/Al2O3催化剂上CO的常温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O常温氧化的催化剂——MnO_2·CuO/Al_2O_3。考察了活性组分MnO_2,CuO的相对百分含量,浸渍溶液的酸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其差热分析的脱水峰及分解反应(MnO_2→Mn_2O_3)的峰温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聚合氯化铝中Alb和Al13的形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三类典型工业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条件制得铝浓度为2.50mol·l^-1,盐基度为0%-92%的A,C,D系列样品,同时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得铝浓度为0.150mol·l^-1-0.336mol·l^-1,盐基度为0%-92%的B系列聚合氯化铝.Ferron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盐基度不同系列样品的Alb值大小变化规律为:盐基度等于20%时,C〉D〉A〉B;盐基度等于30%时,A〉D〉B〉C;盐基度大于30%时,B〉A〉D〉C;四个系列样品的Ala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减小,Alc则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27A1-NMR测试结果表明:四个系列所有样品的Al单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同盐基度的不同系列样品Al13值大小顺序为B〉A〉C〉D;A,C,D系列样品的Al其他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B系列样品的Al其他则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然后再开始上升,最大值为B4样品的44.40%.A,C,D三个工业系列样品中的Alb和Al13的绝对值均不大,在所研究的盐基度范围内Alb和Al13均不是其中的优势形态.B系列样品在盐基度大于60%时,Alb和Al13成为其中的优势形态.  相似文献   
1000.
尚洪山  欧阳缇  杨帆  寇元 《环境化学》2003,22(6):534-536
固态合成的粉煤灰吸附剂的脱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30 0℃得到的无定形硅铝钠高效脱硫剂 (FA NSA)在 5 0 0℃的脱硫温度下 ,穿透和饱和硫容分别为 64 6mg·g- 1 和 1 34 0mg·g- 1 ;穿透和饱和效率分别为 46 3%和 96 2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