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716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1181篇
基础理论   351篇
污染及防治   30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71.
以活性嫩黄K-4G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软锰矿与电化学协同法,分别在不同软锰矿加入量、电流密度、pH值、电解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软锰矿的用量、增大电流密度、降低pH值、延长电解时间都能提高脱色率,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影响不显著。溶液中溶解态锰的浓度的变化表明,Mn(Ⅱ)在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外加电压可强化软锰矿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72.
273.
实验将一种新型光源--无极紫外灯,应用于染料废水的降解,考察了反应过程中,染料脱色率、TOC去除率、pH值以及反应前后高效液相色谱图谱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染料活性艳红X-3B经过无极紫外光处理110 min后,脱色率达96%,TOC去除率达66%,而pH值则是先降低后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274.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固液分离作用在提高系统容积负荷和出水水的同时,也使生物反应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腐殖质,多糖,蛋白质等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上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TOC或COD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基质分解过程和内源呼吸过程,其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较多且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因此,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会出现积累,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过高积累不仅有可能降低膜过滤出水的水质稳定性,而且有可能影响污染活性,并引起膜污染。进水溶液和污染度是影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5.
应用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CDMBR)对己内酰胺废水进行了180 d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测定反应器的膜出水和上清液的水质,并对污泥进行了耗氧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COD一直保持在100mg/L以下,而膜出水的则保持在50 mg/L以下,膜对上清液的COD去除率达50%,而对氮的去除没有贡献.可溶性细胞产物(SMP)在反应器内容易积累,停留足够的时间后能被生物降解.通过投加抑制剂测定耗氧呼吸速率,发现异养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由于F/M的降低和SMP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跨膜压力、膜面流速越大,通量衰减得也就越快.  相似文献   
276.
讨论粒度对活性矸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几种不同来源矸石活化后吸附性能,并对活化条件进行最终优化。  相似文献   
277.
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硅酸钠、硫酸铝、三氯化铁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型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并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得到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最佳配方为:PH=2.0(Fe^3++Al^2)/SiO2(摩尔比)=1.5,Fe^3+/Al^3+(摩尔比)=1.0,与常用混凝剂相比,PFASSC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对除浊、脱色和去除CDDCr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78.
刘振学  刘晓东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4):198-200,204
研究预处理,碳化,活化条件对活性矸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种预处理方式对活性矸吸附性能均起反作用,适当碳化可明显改善活性矸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79.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转化效果及其耐久性,与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量以及涂层和载体的结合强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浆料固体含量、涂层涂覆量以及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时,30%为最佳的固体含量;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浆料的固体含量可以提高至3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涂层涂覆量,而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浆料球磨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无法涂覆。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催化剂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280.
研究了由固体废物 (炼铁废渣 )制取的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 (PSDC Ⅰ ) ,试验了它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 ,并与PAC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影响PSDC Ⅰ混凝及脱色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 ,pH值在 6— 10范围内 ,PSDC Ⅰ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PSDC Ⅰ的两个最佳脱色区为 pH值 6— 8和 pH值 13左右。与PAC相比 ,PSDC Ⅰ不仅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