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喷雾焙烧法作为不锈钢混酸废液全酸回收的最先进工艺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液中游离酸和化合酸的回收,还可以实现金属氧化物的回收。若该工艺中焙烧炉(核心设备)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混乱,易加剧金属氧化物粉末挂壁,进而导致废酸不能完全反应而腐蚀炉体,影响生产运行。采用模拟软件Fluent对不同空燃比、燃烧气初始流速等条件下焙烧炉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进行模拟,以获得最优的流场和温度场,最大程度消除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挂壁现象,确保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燃气介质为煤气,燃烧气初始流速为20 m/s,空燃比为1.7∶1模拟时可获得最佳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在该最佳条件下焙烧炉内温度梯度的实际测量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在改变燃气介质为天然气的条件下,在燃烧气初始流速为20 m/s,空燃比为13∶1时也可模拟获得最佳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该模型对今后酸再生工艺的开发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基于Cahn-Hilliard方程的相场方法,通过流场和电场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匀强电场下分散相液滴聚结行为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液滴聚结过程中电场力规律和流场分布情况,探讨了液滴聚结过程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电场强度、液滴直径和液滴间距对液滴聚结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越大,液滴直径越大,液滴间距越小,液滴聚结时间越短,为电脱盐中电聚结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以纳米银(AgNPs)作为典型的纳米颗粒物,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离技术构建纳米颗粒物的分离监测方法。制备了柠檬酸盐稳定的AgNPs分散液,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Zeta电位分析仪对AgNPs分散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NPs半径多数小于10 nm,最大吸收波长为400 nm,Zeta电位为-42.56 m V。采用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仪对AgNPs进行粒径分离,得到UV-Vis信号谱图,并收集得到半径小于10 nm、10~30 nm、30~50 nm、50~70 nm、70~100nm范围的AgNPs颗粒,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每个粒径范围内AgNPs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AgNPs在半径小于10 nm的范围内达到了UV-Vis吸收峰值,响应信号最高为0.022 5~0.027 5 V,表明半径小于10 nm的AgNPs浓度较高。半径小于10 nm、10~30 nm、30~50 nm、50~70 nm、70~100 nm范围内AgNP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021.86±61.74)μg/L、(323.23±45.83)μg/L、(72.90±32.14)μg/L、(44.64±9.28)μg/L、(39.12±5.04)μg/L,回收率为43.96%±0.84%。  相似文献   
74.
Carrousel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的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三维K—ε紊流模型,对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1#氧化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导流墙和推进器附近的流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沟下层流速较低,局部区域流速低于0.2m/s。为了防止污泥沉降,应进一步降低推进器位置。能量损失分析表明,卡罗塞氧化沟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沿程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可通过增加墙体光滑度、降低入口高度以及增加导流墙的曲率半径等措施减少能量损失,改善现有氧化沟的水力特征。  相似文献   
75.
李鹏飞  李睿  王广春  程正霖 《环境工程》2020,38(10):151-155
为优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反应器喷枪布置形式,以某火电厂的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塔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压水喷枪布置形式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和实际运行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得到了更合理的喷枪布置形式:喷枪数量选择4只且呈环形布置;喷枪头伸入距离为0.5~0.7 m,同时保证喷雾最大液滴粒径<150 μm,以此保证液滴在反应器内的均匀分布及液滴的完全蒸发,实现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反应器的平稳运行及高效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76.
多层采空区流场局部动态平衡数学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同矿区浅埋深、多煤层群、近距离、两硬条件下开采形成的多层采空区极易发生自燃的问题,进行风流流场调压分析,以达到控制采空区遗煤自燃及防止有害气体流人工作面的目标.建立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调压数学模型,得出工作面风压调节的最优参数,结合工程实际分析,确定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调压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提出多层采空区流场局部动态平衡的调压方法,结合达西线性渗流定律,确定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达到局部动态平衡的调压允许范围,并提出调压自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采用自制的旋转流场膜过滤实验装置,分别以去离子水及油田含油污水为料液,进行了旋转流场PTFE荷电膜过滤器处理油田含油污水过滤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来液压力、流速分别为0.04MPa,5m/s时,在Φ600mm×1800mm的过滤器内形成稳定的旋转流场,对悬浮物含量为40ppm的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PTFE荷电膜表面Zate电位-20mv,油田含油污水中的油和悬浮物颗粒的Zate电位在-4mv~-16mv之间,过滤器的过滤通量最大为21.60m3/d,反洗周期最长1~3天,具有最好过滤特性。  相似文献   
78.
广州地区近十年来霾天气近地层流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10年广州地面气象站逐时风速、风向、湿度、能见度等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0 m风场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逐日局地环流指数(R系数)等方法,研究了近10年广州地区地面风场与能见度的关系,同时还利用聚类分析统计了广州出现霾天气时的大尺度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时,夜间风速多数时候小于1.0 m/s,白天风速虽然较大,但是依然不足1.5 m/s,最大值风速出现在14-15时左右;R系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平均R系数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好,当R系数约小于0.75时,广州能见度小于10 km;导致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流场可主要划分为冷气团型、暖气团型和台风型3种,其中冷气团型主要出现在干季,暖气团型主要出现在湿季,台风型总数较少并且多数出现在湿季。  相似文献   
79.
由于水电站水库的修建,会引起地下水水位和流场的变化,进而引发其他环境次生灾害,应给予高度重视。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某水电站项目建设区的地下水水位和流场变化情况,通过对模型的校正与识别,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预测和评价结论可以做为判断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依据,为项目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0.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方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两口页岩气井水力压裂过程中井筒套管内的携砂压裂液多相流动过程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压裂砂在惯性及压裂液的携带作用下与井筒套管发生多次碰撞磨削,冲蚀速率随着入弯角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在井筒造斜入弯角45度之前出现两处最大冲蚀速率危险点,并提出了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