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29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GC-ECD和201Pb定年技术对海南洋浦湾沉积柱中有机氯农药含量与污染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DTS含量在(0.14~8.92)×10-9之间,HCHs含量在(0.06~1.94)×10-9之间,说明DDTS对OCPs的输入起主要贡献作用。此外洋浦湾沉积柱中的OCPs、HCHs及DDTs含量的增长及高峰段基本都反映出在相应的时段中有机氯农药输入情况。由此可知,DDTs农药可能有新的输入,HCHs可能来自陆地土壤中的残留。同时通过地球化学预警发现到2021年我国有机氯农药可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2.
河口区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在厦门湾九龙江口的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对目前河口区CDOM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分析的一些影响因素(主要是离子强度、浓度效应、不同孔径滤膜过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OM的EEMS与样品中离子强度关系不大,说明在河口区河海水混合过程中,仅仅由于水体盐度的变化不会造成CDOM光学特征的明显变化.河端CDOM的荧光强度随物理稀释倍数的增大成相应比例的减小,稀释对EEMS的影响仅仅体现在荧光强度上,显示河口区的CDOM样品不存在荧光淬灭效应.九龙江口河流端样品中共含有类腐殖质(C、A)及类蛋白质(T1、T2)4种荧光团,随着混合样品中海水体积分数的增大,样品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代表海洋来源的类腐殖质荧光峰M逐渐显露,T1峰逐渐高于A峰.这说明从河端至外海CDOM的组成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来源上逐渐完成了以陆源为主到海源为主的转变;性质上逐渐完成了以类腐殖质荧光团为主到类蛋白质荧光团为主的转变.在中、高盐度区,0.2μm的Millipore聚碳酸酯滤膜可以很好地去除水体散射对EEMS的干扰,EEMS(0.2μm)比EEMS(0.7μm)更为规则,各峰的显示更加清晰.不同荧光基团的划分更加容易.无论高、中、低盐度站位,0.7μm滤膜过滤的样品,其CDOM荧光强度都要略高于0.2μm滤膜过滤的样品,2种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对CDOM荧光测定带来的差异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3.
菹草在太湖梅梁湾生存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湖梅梁湾及贡湖两个1000m^2湖滨带观测场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梅梁湾观测场沉水植物仅有菹草1种;贡湖观测场沉水植物虽多达3种,但其中并没有菹草生长。分析可知:①梅梁湾观测场3面环山,为相对静水的环境,适合菹草生长。②菹草的生长季节避开了水体藻类水华暴发带来的生存压力。③菹草更能适应营养盐水平较高的底质。④贡湖观测场水面开阔,有利于波浪的发育,破坏了静水环境,不利于喜静水缓流的菹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4.
从钦州湾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水体自净条件的分析入手,通过总结分析该湾近20 a来入海污染物及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基本了解该湾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对制约该湾养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及应采取的防治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提出了该湾今后应该侧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5.
桑沟湾养殖水域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室内模拟扰动条件下,研究了桑沟湾养殖水域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吸附等温线,探讨了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以及沉积物的源汇角色.结果表明,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0.5 h,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 h,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修正的Elovich模型,回归方程为: Q =85.536+35.512 ln t r2=0.960 2);低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线性方程为: Q =265.04 c e-7.46( 2=0.965),高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 2=0.989);沉积物中本底吸附态磷为7.46 μg/g,对磷的最大吸附量 max为769.23 μg/g;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为0.028 mg/L,结合该区域水体磷酸盐含量情况,初步推断该区域的沉积物大多数时间充当的是磷源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6.
采用GC-ECD内标法测定了三亚沉积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210Pb同位素法对柱样定年,探讨了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04~1.46和0.01~0.59ng.g-1(以干重计,下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OCPs后,沉积柱中OCPs在1965年、1971年和1975年分别出现了3个峰值;在我国禁止生产和使用OCPs后,柱样中OCPs含量自1986年后略有降低;自1990年起,OCPs含量明显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其含量变化与三亚发展建设有关.研究区域调查显示,近年来有林丹的输入,HCHs在沉积柱样表层富集较明显;在该偏氧化的沉积环境中,(DDD+DDE)/DDTs的值逐渐变小,且大部分均小于0.5,说明可能有新的DDTs输入.  相似文献   
107.
日前,由叁斗集团投资1.2亿元的九龙湾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中心项目,计划2010年底竣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交易废旧金属25万t,交易额5亿元,该项目也是云南首座电子  相似文献   
108.
引水调控改善太湖湖湾水环境及其效果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太湖水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水流缓慢、动力掺混能力弱、水流交换不畅、水体自净能力差、纳污能力小、入湖污染负荷量大且远超过湖湾的纳污能力是梅梁湖湾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区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引水调控等水污染防治策略及其关键控制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给出了太湖梅梁湖湾入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额,并结合引江济太调水试验,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模拟预测引水调控对梅梁湖湾的水环境改善效果及大流量集中调水和小流量维持性调水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9.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独特理化性质使其能够大量富集河口重金属,为了研究珠江口湿地沉积物中AVS-SEM与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并联氮载气冷法酸溶硫化物分析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分析了淇澳岛红树林不同生境下沉积物柱状样的基本理化性质、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浸提...  相似文献   
110.
湖泊水质模型SALMO在太湖梅梁湾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静  陈求稳  李伟峰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3119-3127
改进了湖泊水质模型SALMO,针对太湖梅梁湾,利用2005年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并模拟了2006年水质.结果发现,绿藻、蓝藻、硅藻3种藻类的模拟结果与藻类的实测年变化格局一致,反应了3种藻类的季节性演替,其中,硅藻、绿藻在冬末春初占优势,蓝藻在夏秋季占优势;溶解氧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一致,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4.3%;NO-3-N和PO3-4-P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ALMO能很好地模拟藻类和营养盐的浓度动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水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