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34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886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硫自养反硝化因无需外加碳源、运行过程无CO2直接碳排放,且硫或硫化物价格低廉而开始进入大众眼帘.硫自养反硝化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国际上对其研究与应用一直默默无闻,反而是近年来在我国方兴未艾,这一反差现象耐人寻味.通过对硫循环及硫资源概括总结发现,全球硫储量虽多,但硫资源开采主要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冶炼过程中对硫的回收,获得并不具有持久性.对硫自养反硝化过程原理、存在问题、直接碳排放等分析显示,自养反硝化速率较异养反硝化低61.5%~75.6%,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SO42-.此外,还存在硫填料滤床穿透逐渐降低处理负荷等问题.碳排放分析揭示,低pH(<6.5)会抑制反应进程,可能导致反硝化止步于氧化亚氮(N2O)而产生相当释放量.相反,除外加碳源导致CO2直接排放问题外,异养反硝化在同步脱氮除磷方面优势明显.况且,碳源缺乏问题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完全可以通过不外加碳源或选择废弃生源性碳源来解决碳排放问题.因此,在选择正确脱氮除磷技术路径时需要在深入了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全...  相似文献   
932.
为了探讨Cd污染对海藻DMS生产的可能影响,以模拟实验方法,为期3周进行Cd对海洋甲藻类的前沟藻(Amphidinium hoefleri)生产DMS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Cd可以抑制前沟藻种数数量的增长,对照组藻细胞最大数量是高浓度组(10mg/L)的25倍;Cd可以促进前沟藻细胞生产DMS,其中高浓度组细胞DMS产率大约是对照组的10倍;Cd对藻数量的抑制作用和对藻生产DMS的促进作用共同作  相似文献   
933.
针对杭钢焦化硫铵生产线硫铵干燥系统的煤气燃烧器空气加热装置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34.
环境因素对土壤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温度、光照条件两种环境因素对添加不同硫源(胱氨酸、硫酸二乙酯和硫酸钠)土壤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升高,含硫气体释放量增大,而且释放气体种类增多。COS在各种不同处理的土样中均有释放。除添加硫酸二乙酯的土样外,其它各种土样COS释放量与培养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5以上。添加胱氨酸的土样,含硫气体释放明显高于其它土样,光照条件变化对各种含硫气体释放量影响不大,但在弱光和无光照条件下检出的含硫气体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935.
五硫代碳酸钠处理含Cr(Ⅵ)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型还原剂五硫代碳酸钠(Na2CS5)处理含Cr(Ⅵ)水溶液.考察了含Cr(Ⅵ)水溶液的pH值、五硫代碳酸钠的用量、反应时间、沉淀时间和Cr(Ⅵ)的浓度等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白(Ⅵ)水溶液初始pH值和沉淀阶段溶液的pH值分别控制为1.5和8~8.5,n(Cr2O72-):n(CS52-)=1:...  相似文献   
936.
为了深度脱除石油及其产品中的有机硫,实验从天津大港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出对多种硫化合物具有一定脱除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以此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紫外线为诱变剂进行诱变育种,经过多级水平筛选,并连续进行3次复证后,获得了脱硫效果显著,有效脱硫时间明显缩短的正突变脱硫菌种。该突变菌株对100μg/mLDBT脱硫反应24h,其平均比脱硫活性由突变前的3.78mmol/(h·g)提高到21.70mmol/(h·g),诱变效果显著,并可直接应用于低硫油品的深度脱硫,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7.
基于TEOM RP1400a PM10型测尘仪的工作原理,文中提出了仪器的日常维护的注意点;同时,对出现负值、流量不正常、显示屏监测数据上下非连续性明显波动、屏幕显示不正常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3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钙钛矿型La0.8 Sr0.2 MnO3催化剂,以甲苯的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考察了SO2对La0.8 Sr0.2 MnO3催化剂的毒性效应.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谱、比表面积(BET)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表征硫中毒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SO2在La0.8 Sr0.2 MnO3表...  相似文献   
93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硫脲为掺硫前驱物,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氨水的微乳液体系合成了掺硫的纳米TiO2粉体;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烧结温度通过影响TiO2的晶型转变和颗粒尺寸来影响其光催化性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先是提高,然后迅速降低;在600℃烧结2 h时催化剂的降解性能达到最佳。掺杂硫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先快速增加然后缓慢降低,当掺杂量为S/Ti(摩尔比)=0.01∶1时TiO2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催化剂在用量较小时迅速提高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而后随着用量的增大反而降低,当催化剂用量为1.5 g/L时,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0.
为实现烟气中硫硝碳的共吸附,采用热溶剂法制备了以不同比例Ni2+和Mg2+为中心离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的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x Mg1-x-MOF-74,再通过氨水浸渍得到不同浓度氨改性的共吸附硫硝碳性能最优的Ni0.83Mg0.17-MOF-74,以实现氨基基团的功能化修饰,并利用原位红外光谱记录了吸附剂上3种气体的吸附物种状态及变化,结合TPD探究了其共吸附机理,最后考察了O2、H2O对上述材料吸附过程稳定性的影响。效率测试发现,改性后的0.2NH3@Ni0.83Mg0.17-MOF-74吸附剂对SO2、NO和CO共吸附的饱和吸附量为0.851、2.130和0.187 mmol·g-1,为改性前的1.8、6.3和4.7倍。结果表明,氨基的修饰使吸附剂拥有更多表面碱性基团,从而能吸附活化酸性气体,并提高材料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