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34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886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区域尺度大气颗粒物的同步观测与分析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策略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伊犁河谷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21年7月19~29日期间同步采集伊宁市和周边三县大气颗粒物样品,深入分析了PM2.5和PM10中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形式和影响因素,并对二次无机颗粒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季伊犁河谷城市群ρ(PM2.5)和ρ(PM10)均值分别为(23±3)μg ·m-3和(59±7)μg ·m-3,伊宁市受本地工业源和移动源排放影响,导致其PM2.5浓度在区域中最高;伊宁县受扬尘源和地形影响,使其PM10浓度在区域中最高;而霍城县的良好扩散条件使其PM2.5和PM10浓度最低.PM2.5和PM10中WSIIs占比分别介于28.2%~29.9%和16.0%~20.2%之间.4种主要离子(SO42-、NO3-、NH4+和Ca2+)占到WSIIs的90%左右,在PM2.5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42->Ca2+>NH4+>NO3-,在PM10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42->Ca2+>NO3->NH4+;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4个城市SO42-浓度相近主要是由区域输送所致,而Ca2+在PM2.5和PM10中占比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反映出伊犁河谷核心区城市受扬尘源的影响较大.PM2.5和PM10n(NO3-)/n(SO42-)分别为0.78和0.76,表明伊犁河谷受固定源影响大于移动源;4个城市n(NO3-)/n(SO42-)的大小排序为: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县,与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小一致,反映出伊宁市受机动车等移动源的影响高于周边三县.二次组分主要以(NH42SO4、NH4H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各城市NH4+与SO42-反应后均有盈余,盈余的铵盐在伊宁市主要以NH4NO3存在,与伊宁市较高的NO2浓度有关.夏季PM2.5和PM10中NOR变化幅度分别为0.03~0.10和0.03~0.16,受夏季高温影响导致NO3-二次转化较弱;SOR分别介于0.21~0.41和0.23~0.44之间,察县相对较高的湿度使其SOR较高,而霍城县受区域输送影响使其SOR高于伊宁市.形成机制表明:察县和伊宁市的SO42-主要由非均相反应生成,伊宁县主要由均相反应产生,而霍城县SO42-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受到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2.
负载硫氯化合物的活性炭去除单质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在模拟含汞气体条件下研究了高温下负载氯化硫的活性炭对单质汞的去除效果及反应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发现,140℃时负载氯化硫的活性炭在接近实际烟气汞浓度条件下能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单质汞去除率;单质汞去除率与氯化硫负载率成正比,与反应温度和模拟含汞气体进口汞浓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993.
窦广玉  王海林  郝郑平 《环境化学》2011,30(6):1063-1067
针对某些单质硫含量较高的硫精矿中硫磺的提取进行实验和工艺过程研究,得到了硫单质完全分离的时间-温度曲线,确定最适分离温度为300℃—350℃,并比较了不同气氛下(N2气氛和还原性气氛)硫精矿样品热处理前后组分的变化,发现在500℃还原性气氛下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FeS产物.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某些单质硫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4.
刘光明 《化工环保》1997,17(5):314-315,318
电导率测定中温度校正计算方法的改进在水质监测中电导率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根据标准监测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应在样品温度为25℃时进行,当测定温度低于或超过25℃时,需用规定的温度校正公式对测得的电导率进行校正。笔者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每次测定均需调温...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环保产业》2007,(5):55-55
由北京正太腾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腾达牌”燃煤助燃除硫剂,适用于层燃炉、窑炉、喷燃炉及型煤加工等各种燃煤锅炉,特别适用于中南、西南等酸雨地区。  相似文献   
996.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源地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饮水保障问题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通化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998.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多元污染物并存,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是目前水污染控制领域面临的难题与关注的焦点。在目前所采用的生物法水处理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是降解该类废水的关键微生物。重点阐述了SR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原理和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SRB的分类、相关检测技术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SRB在醇类、羧酸、烃类和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方面的应用,指出将硫酸盐最终转化为单质硫并回收高纯度硫是SR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阐明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动态分布的影响,在1997~1999年以庐山植物园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降雨、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径流水及硫通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SO2-4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在夏季;针叶林和阔叶林的透冠水、干流水和渗漏水中的SO2-4含量均高于降水,且透冠水和干流水均表现为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径流水变化与之相反;渗漏水针叶林冬季最高,阔叶林春季最高,其他三个季节差异不大;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年际变化呈递增趋势,即1997年1998年1999年,1999年SO2-4浓度与1998和1997年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1997年和1998年差异不显著;针叶林的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中的SO2-4含量均比阔叶林高,而径流水则比阔叶林低,其pH值变化与之相反。针叶林和阔叶林都能够较好的吸收大气沉降中的S,其固定量均高于降水中S的通量,故庐山森林生态系统目前仍是大气S沉降的汇,对酸沉降仍有缓冲作用,但针叶林由于高输入低输出,因此对S的固定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00.
重庆市铁山坪2001~2010年酸沉降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全国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的目标,但氮氧化物(NO x)排放量仍持续增长.为了评估排放的变化对酸沉降控制的效果,2001~2010年在重庆铁山坪连续开展了10 a的穿透水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硫沉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氮沉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上酸沉降有所下降.以上趋势和重庆市同期SO2排放量有所下降而NO x排放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是一致的,这表明我国酸沉降控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2010年重庆铁山坪的穿透水硫沉降量和氮沉降量分别达到9.9 keq·(hm2·a)-1和4.5 keq·(hm2·a)-1.如果以此作为总沉降量的近似,将可能存在硫沉降被高估28%,氮沉降被低估50%的不确定性.以上硫沉降和氮沉降水平均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在历史上酸沉降最严重时期的水平,表明重庆地区的酸沉降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