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对武汉市喻家湖进行了两次春季微型浮游生物采样,研究了22个样品的水温、pH值以及微型浮游生物的种类、群落组成、优势种和污生指数,以此来研究喻家湖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到微型浮游生物42属62种,得到了各采样点生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类;根据微型浮游生物的污染指示种类和污生指数,可以得出喻家湖整体呈污染状态,1、2、5号采样点为寡污带,3、4、6号采样点为β-中污带,7至9号采样点为α-中污带,10号采样点为多污带,其中3、4、6号采样点水体明显混浊,且在水样中观察到了螅状独缩虫、简简变虫、梨波豆虫、褶累枝虫等有机污水中的常见优势种类,说明这些采样点有机污染严重。最后,结合各采样点的生境探讨了喻家湖水质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63.
为探究延河浮游生物群落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于2019年7月从上游到下游采集了水质及浮游生物共286个样品.结果显示:浮游植物7门49种,其中绿藻19种占总数的39.23%,硅藻10种占40.23%,蓝藻12种占14.25%,隐藻1种占5.29%,黄藻、裸藻和甲藻7种占1%;检出浮游动物4门19种,其中原生动...  相似文献   
64.
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烟台市浅海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对浅海养殖起着指导性作用,为此我们于1997年9月份,在黄海北部,东经121°25′,北纬37°32′处,进行了二十四小时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65.
在三垟湿地河道内选取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进行为期6个月(2016年5—10月)的围隔(a和b)种植菱角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每月对围隔内外的水质指标、浮游生物等进行监测。结果发现:(1)菱角的种植对水体透明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2)围隔内外水体透明度在7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透明度比围隔外分别增加20、63cm,分别提高0.4、2.3倍。(3)TN在5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TN较围隔外分别下降39.7%(质量分数,下同)、20.6%。(4)围隔a内外的TP在6月差异最显著,围隔b则在5月差异最显著,分别较围隔外下降58.6%、42.6%。(5)氨氮在6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分别较围隔外下降72.1%、61.3%。(6)围隔a内外的叶绿素a在7月差异最显著,围隔b则在5月差异最显著,分别较围隔外下降61.4%、77.5%。(7)围隔内高锰酸盐指数均低于围隔外。(8)围隔内外的浮游生物优势种不同,围隔内浮游动物密度显著降低,但围隔内外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在黄河三角洲神仙沟水域的一处封闭芦苇池塘中放养鲢鱼,对污染较重的神仙沟河道水进行净化试验。试验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41种属,浮游动物4类28种。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优势指数、ShannonWeaner和均匀度均有一定的变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随试验时间的推移发生缓慢的改变。浮游动、植物的丰度与氮、磷浓度分别呈显著对数关系和指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氮、磷的变化影响着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长和分布,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67.
利用WP2型浮游生物网于2012年5月在黄海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并结合环境因素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海域共记录浮游动物成体65种,浮游幼虫27类。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不含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为(8109.5±7585.0) ind./m3。与大型浮游生物网网采数据相比,WP2型网采浮游动物平均丰度约高1个数量级。优势种以小粒径浮游动物为主,主要包括夜光虫、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桡足类无节幼虫(copepod nauplii)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等。根据CLUSTER聚类分析,本文将研究海区浮游动物划分为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沿岸群落、黄海中部群落、北黄海群落,群落划分结果与以往研究类似。  相似文献   
68.
以宁波市北仑区梅山水道形成的人工泻湖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进行水质及浮游生物调查,分析其浮游生物时空分布特征与水质的关系。4个采样点共检出浮游植物66种,以硅藻为绝对优势种,检出浮游动物25种,主要为桡足类、少量轮虫及网纹虫;拦坝后水道内浮游生物密度有了数量级增长,各项生物评价指数降低,但各采样点仍处于中污染水平。监测理化参数表明,研究水域在拦坝后盐度下降、悬浮物浓度下降,氮磷含量无明显变化;水域大部分点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结合浮游生物分布与理化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堤坝合龙后,水道内侧海水淡化、悬浮物含量下降,导致浮游生物密度上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淡水优势种群;营养盐含量不是浮游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对浮游生物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9.
70.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库环境下,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情况,水库水质变化影响浮游生物稳定性的过程. 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的4、6、8月对3座不同营养型水库(花溪水库、构皮滩水库和海龙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变化及水质变化进行研究,结合时滞分析(TLA)研究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使用方差分解分析(VPA)探究两个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揭示水库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 结果表明,3座水库的综合营养指数(TLI)均值为44.07、44.68和50.25. 花溪水库和构皮滩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海龙水库为富营养型水库. 总共鉴定出浮游动物轮虫51种,轮虫39种,桡足类3种和枝角类9种. 其中轮虫丰度最多,占85.96%. 浮游植物鉴定出7门73种,蓝藻门16种,绿藻门32种,硅藻门16种,甲藻门3种,裸藻门4种,隐藻和金藻门各1种. 其中蓝藻门和硅藻门丰度占比最大,分别为66.2%和27.35%. 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群落Bray-Curtis距离的绝对偏差中位数(MAD)分别为:花溪水库0.67和0.65、构皮滩水库0.80和0.69、海龙水库0.85和0.47,值越大说明群落的变异越大. TLA结果中浮游动物的斜率绝对值大于浮游植物的绝对值,斜率绝对值分别为0.018和0.004,斜率绝对值越大群落变异速度越快. 浮游动物群落相对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更低,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变异程度更大. 水库的富营养状态程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VPA显示,花溪水库和海龙水库浮游生物群落变化主要受到水温和富营养化因子影响. 构皮滩水库浮游生物群落变化主要受到水温和化学因子的影响. 花溪水库的驱动因子为水温、TP、高锰酸盐指数和SD. 构皮滩水库驱动因子为水温、NO3--N和pH. 海龙水库的驱动因子为水温和TP. 水温和营养盐是影响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