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导读】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在日本人看来“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日本共发生里氏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此次9.0级大地震主震区宫城县,地震前全县中小学校舍抗震水平排在全国前4位。“这次不是房子被震塌.而是被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大海啸直接卷走……”震后,兵库县建筑师协会长垂山英司说起学校时语气黯然。日本校舍如此强悍。得益于他们在阪神大地震后的“校舍补强计划”。  相似文献   
32.
地震灾害预防是防震减灾的关键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3.
地震救援     
陆译 《劳动保护》2010,(3):88-91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一场大地震袭击了首都伊斯兰堡。这场7.6级的大地震,使得巴基斯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克什米尔、印度部分地区和阿富汗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巴基斯坦历史上一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34.
<正>"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笔者曾经到地震重灾区深入采访应急救援工作。采访中,那些救援队员用平静的语调叙述的"小事",却实实在在让笔者感叹。时至今日,两年的时光即将逝去,但每忆起那些"小事",笔者心底还会泛起"涟漪"。  相似文献   
35.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由于地震预测还处于探索阶段,人类至今尚不能做出准确的临震预报,地震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地震成灾是在短时间内的。地震发生在瞬间,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  相似文献   
3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大地的伤口。里氏8.0级的强震猝然来袭,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的脆弱。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已无需再提起,但"5月12日"这个时间将被我们、也必须被我们永远铭记。自2009年起,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37.
汶川地震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破坏。  相似文献   
38.
《中国再生资源》2008,(11):15-15
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利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支持推动汶川大地震建筑垃圾处理与再生利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国家财政将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生产与推广利用。为加强该项资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9.
防灾科技学院汶川大地震场地条件科考组在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密切配合下,经过在汶川地震灾区野外20天工作,圆满完成总指挥部下达的“汶川地震汉源县烈度异常区场地条件科学考察”和“北川县城区域地震场地条件科学考察”两项考察任务的第一阶段工作,于8月20日晚返回学院。  相似文献   
40.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利用CFA结构方程验证集体记忆信息建构特征。研究表明:(1)九寨沟居民关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可以从社会交流、媒体宣传、生活场景、事件记载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2)“广播电视节目”的路径系数最大(1.31),说明居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自然灾害认识,它是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主要来源;(3)潜变量中“事件记载”和“生活场景”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的相关系数最低(0.29),这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和同质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者意愿有关系;(4)“广播电视节目”的残差(e4)方差较大,说明其信息来源多样且内容丰富,它是集体记忆出现变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