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8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怒吼的巨浪——海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地球以重创的"311"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至今令人惊魂未定,海啸这一名词则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点击和热议。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或风暴等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现象。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被称为"tsunami",该词源自日语"津波",  相似文献   
32.
中国的地震海啸及其预警服务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概述中国历史上地震海啸的发生情况,讨论了中国受远洋地震海啸影响的可能性,重点介绍了1992年初发生在海南岛近海的,首次由仪器记录到的极为鲜见的一次地震海啸,最后叙述了目前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的作业力式。  相似文献   
33.
2004年冬,圣诞节喜庆的气氛还没有过去,12月26日清晨,一场巨大的地震引起海啸,席卷了印度洋沿岸诸多国家,这次地震海啸给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十几万生命葬送于滔天巨浪,百万人无家可归,礁岸易形、岛屿隐没、雷雨滂沱!  相似文献   
34.
地震震级大,震源浅 2004年12川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地震震级达8.7级,属于特大地震。地震发牛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两大全球构造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区内,印度板块,相对缅甸板块,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住巽他海槽斜向俯冲收敛。印度板块向缅甸板块下长期俯冲,积累了巨大的应力和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壳剧烈震动。又由于震源浅(仅10公里),对海水的扰动强烈,从而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相似文献   
3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地震 1994年2月16日0时07分,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雅加达西北250公里,直落勿洞西北36公里处的海域,震源深度为58公里。地震造成215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40010多间房屋彻底被毁,6500座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归;震后又降起大雨,多处山体发生塌方,交通、电力和通讯中断,经济损失达1.7亿美元。距里哇市24公里拥有近千名居民的辛加岛还遭到了海啸的袭击,致使150人丧生。  相似文献   
36.
苏沪浙海岸的地震海啸增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的地震海啸增水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结果为沿海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地震海啸设防的基本数据。地震海啸历史文献记录表明,可能在该地区产生显著增水的海啸主要发生在南黄海海域和台湾附近海域。在琉球隆褶区发生的地震海啸受到冲绳海槽、钓鱼岛隆褶带的阻滞,在向东海陆架浅水区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衰减,由此产生的海啸增水只有在现代仪器记录上才能分辨出来,通常不会在该地区产生灾害。在识别该研究区的潜在海啸源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值方法分析研究了海啸波传播过程,结果认为该地区受到的地震海啸影响不大于风暴潮,这一结论与历史记录相符。  相似文献   
3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北部发生地震进而引发海啸,印度尼西亚也成为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先后派出两支国际救援队,到达印度尼西亚,协助灾区政府开展了紧急医疗救护、疫病防治和搜救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38.
兰朵 《环境》2005,(1):95-95
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夺去亚洲多少生命、毁灭多少财物?痛定思痛,建设一个更加全面、有效的预警系统理应成为亚洲各国政府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9.
据新华网消息,日本海啸后,中国刑警学院教授赵成文用数月时间潜心研究,近日终于成功设计出针对海啸救生的海上浮漂救生舱,并制作出模型。  相似文献   
40.
人类总会遭遇一些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灾难。这些灾难带给我们巨大的损失,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每每看到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灾区现场画面,无不让人垂泪揪心。然而,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在灾难面前人类从来没有向灾难低过头,而是奋起抗争。抗灾救灾是一个国家政府的职责,从各国应对抗灾救灾的反应和态度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该国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