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704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现有对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代价逐渐降低时,经济增长质量都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在经济增长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代价,要实现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追求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2.
《民防苑》2009,(5)
天灾印尼苏门答腊发生6.1级地震4月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明古鲁省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中位于苏门答腊岛宾图汉西南227公里,震源位于海底30公里。  相似文献   
83.
杨璇 《劳动保护》2009,(12):44-45
冬季是海洋石油安全事故多发的季节。2009年9月21日下午,法国一石油公司在刚果(金)西部察沙5号钻井平台作业时,由于工人在储气罐焊接中发生操作错误,引发火灾,7人被烧伤,其中1人重伤;2009年8月21日,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的“西阿特拉斯”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裂泄漏事故,造成数百万升原油流入帝汶海,造成海洋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84.
国外交通安全管理多措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率,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建立一套可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各种道路的利用效率,增加交通安全性,最终达到人、车、路的和谐一体。已有的经验证明,一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也往往是交通安全状况严重恶化的危险期。我国目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也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5.
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使环境管理数据实现共享,实现各类数据及时的关联,是环境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为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了大型数据库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数据一致性、分布式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各主要环境业务部门的统计、收费、审批、监测等数据集中管理起来,数据管理人员、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员工通过统一的Web界面进行管理、查询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从而简化环境数据管理的难度,提高环境数据管理的水平,大大方便用户对环保数据的访问,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6.
海洋环境压力是海洋生态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各方面因素.正确掌握海洋环境压力是保护好海洋的基础.本文根据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护区近些年来的海洋生态监测结果,在对保护区海域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及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87.
从天津市发改委获悉,为进一步加快实施“1131工程”,发展天津市循环经济,天津市有关部门已确定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目标。即到2010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4%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9%。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城区景观水体达到V类标准。  相似文献   
8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条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本法所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本法所称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0.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站位的布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质自动监测将是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现有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站在站点布设过程中的经验,对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站位的设置原则、技术要求、基本条件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为后续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