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37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本文以野外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总结了青草坡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地质特征。并以剪切带内构造岩常量组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剪切作用的地球化学行为。结合对剪切带内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测定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就应力化学分异作用对金成矿的贡献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652.
铜对缘管浒苔生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条件下Cu对缘管浒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藻细胞相对离子外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对海藻具有毒害作用,相应地会引起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和相对离子外渗率增大。实验结果还证实了EDTA对铜离子毒性的抑制作用和8-羟基喹啉对铜离子毒性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53.
油藏的分隔性和油层连通性研究为油气成评价的重要内容,当前,油藏描述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油层连通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的油藏描述只着眼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主要研究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油层连通性的影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砂层连通体不一定等同于流体选通体,因为油层内可能存在有机隔层,出现“低层连通,油层分隔”的现象,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直接研究油藏内部流体的非均质性,有效地判断油藏的分隔性。本文介绍了应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分隔性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个北海油田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654.
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构建常见重金属元素对海洋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计算了中国近海7种重金属(As、Cd、Cr、Cu、Hg、Pb、Zn)和福建主要海湾6种重金属(As、Cd、Cu、Hg、Pb、Zn)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并分析了各种重金属在相应海区的联合生态风险(msPAF)。结果表明,中国近海水体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渤海(20.67%)>黄海(18.39%)>东海(15.94%)>南海(11.26%)。福建主要海湾水体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泉州湾(47.44%)>厦门湾(47.16%)>罗源湾(43.03%)>沙埕港(34.65%)>深沪湾(30.34%)>三沙湾(28.64%)>闽江口(20.55%)>诏安湾(20.42%)>兴化湾(18.37%)>湄洲湾(17.24%)。  相似文献   
655.
为弄清大同盆地地下水中影响砷的迁移、富集的主要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区域供水安全提供指导作用,针对高砷地下水系统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与含水层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高砷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高砷地下水为偏碱性、强还原环境,砷含量为0.31~452μg·L-1,主要以砷酸盐形式存在,地下水中砷与三价铁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高砷含水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铁与砷含量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碱性还原环境有利于地下水中砷的富集;微生物参与下,沉积物相有机质的氧化和Fe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过程是本区高砷地下水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