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706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10篇
综合类   2380篇
基础理论   406篇
污染及防治   33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78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生态、绿色发展观的影响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众多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规模与污水处理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笔者简要分析了人工湿地工艺原理,并以,湖南省某镇污水处理厂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人工湿地工艺在其中的有效设计方法,以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52.
953.
大米草、芦苇群落对COD、N、P和NH4-N等污染物有着明显的净化作用,这对潮间带水质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同一淹水深度下,随着群落盖度的增加,芦苇与大米草对有机物、N,P的净化能力也随之增强;而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大米草对COD的去除率在淹水深度为30 cm时效果最佳;而芦苇群落对COD去除率随淹水深度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光照能够促进湿地植物群落对污染物的净化,但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淹水深度的影响很大.在群落盖度大于60%、淹水深度为30 cm与当前水质条件下,大米草、芦苇二者联合净化作用在一个潮周期内对有机物、N、P和NH4-N分别可达33.6、24.9、20.8和27.6%以上.  相似文献   
954.
955.
沈立 《环境》2014,(5):52-54
正"早年在粤北南岭的林场调研时,还睡过山上的木屋,晚上刮风下雨屋子会渗水,把所有衣服都裹上还是冻得不行。"徐颂军回忆道。支撑他克服困难、坚持下来的,是一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心。说起广东愈趋严峻的生态形势,徐颂军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堆事例,并提出一些独到的看法。事实上,从2008年进入政协后,徐颂军关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就一个接一个,他在2010  相似文献   
956.
刘长兴 《环境保护》2013,41(6):48-50
湿地保护法应坚持保存和维护湿地之自然状态的目标定位,遵循保留原则和合理使用原则,与其他环境法律相协调,通过政府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其目标,并通过明确湿地保护的政府责任、管理者责任、破坏者责任和使用者责任来保障湿地保护法律机制的运行。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例下,应当开展与相关资源立法相并列的湿地保护专门立法,以明晰的湿地概念、明确的湿地保护范围与保护对象为核心完成湿地保护法律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57.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氧化还原电位(Eh)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功能区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系统下行流池表层、两池底层、上行流池表层E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2~585、-87~-130、308~432 mV,沿水流方向依次形成了好氧A区/缺氧、厌氧区/好氧B区3个功能区。好氧A区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区域,BOD5、CODCr、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430%、484%、541%,特别是NH+4 N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79%;缺氧、厌氧区主要是进行反硝化反应和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好氧B区则主要是去除厌氧分解后的有机物以及进一步脱氮。另外,NH+4 N的去除率与系统各功能区Eh呈显著相关关系(〖WTBX〗p〖WTBZ〗<001),而BOD5、CODCr、NO-3-N的去除率与系统各功能区Eh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8.
湿地保护与退耕还湿的重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在人们的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湿地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保护包括内容,对湿地如何进行保护以及湿地保护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一一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9.
郭明新  李万庆 《环境化学》1996,15(6):516-522
天津市城市污水自由水面构筑物湿地处理系统中,污水氮的去除效果受到场地坡长,水力负荷,停留时间,温度,预处理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试验场地实际运行的数据,讨论了上述因素与污水氮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水氮的去除率,与坡长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与水力负荷呈负的线性相关关系,停留时间为78h时除氧效果最佳,温度对氮去除率的影响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来,没有直接规律性,预处理水质对系统的除  相似文献   
960.
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1):88-91
人工湿地做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表面流人工湿地所特有的区域生态效益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污染物去除的内在机制并不为人们所完全掌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数学模式和实现方法,并对生物生长、死亡和土壤作用模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傲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由于假设歧义、实现方法不统一、模型参数测定手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模拟结果的误差偏大,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多形态磷循环机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对模型不断完善以推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掌握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