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处理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从青岛近岸海水中分离到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S-22,鉴定为球型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通过摇瓶实验对其生长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佳培养条件下6 h表面张力可降低至30.5 mN/m。该菌株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速度快,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综合薄层层析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海藻糖和两种脂肪酸(十六烷酸和9-双键十八烷酸)组成的海藻糖脂。该海藻糖脂表面活性高,临界胶束浓度为48.5 mg/L,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且耐盐和耐热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中国海岸线经常出现由海藻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海藻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解决海洋环境问题。利用海藻发酵生产乙醇成为一项有前途的课题,但海藻中重要的多糖成分海藻酸却不能被利用。本课题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初筛出了6株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菌株,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4株利用海藻酸生产乙醇能力较好的菌株,其中乙醇产率最高的为菌a。选取菌a进行菌株的形态观察及简单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3.
活性和非活性海藻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恺  耿存珍  张阳  朱婧文  楼迎华 《环境工程》2013,31(1):51-55,34
用藻类处理重金属废水是最有效的生物吸附法之一,也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水处理技术。重点研究了活性海藻和非活性海藻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并简述了海藻的预处理方式及固定化稳定化在吸附过程中的作用,浅述了几种常见的吸附模型及应用,分析了藻类吸附重金属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4.
为研究长期生草栽培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人工林土壤肥力、真菌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其他人工林生态经营提供参考,在山核桃人工林地进行了为期10 a的定位试验.设计了油菜(BR)、紫云英(AS)和油菜+紫云英(BA)这3种生草栽培模式,并以清耕(CT)作为对照,测定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长期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利用性,并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pH(P<0.05).(2)长期生草栽培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中利用易降解有机物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而抑制了分解顽固有机质的担子菌门的生长.土壤优势属发生改变,BR和BA有利于提高能够和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结构的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AS有利于提高分解动植物残体的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中的pH、水解性氮、微生物量氮和水溶性碳,对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3)长期生草栽培提高了参与土壤碳和氮养分周转的蔗糖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除BA外,其他生草都降低了进行土...  相似文献   
145.
毛叶枣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枣的栽培技术秦达逵,王忠林,杨从全(四川攀枝花市农科所,攀枝花617061)毛叶枣(又名大西西果,傣族语“麻壳”)属鼠李科枣属,多年生常绿阔叶小乔木,是一个速生、早实、丰产、优质的新型热带水果品种。1982年从缅甸引入我国云南的瑞丽、盈江等县种植...  相似文献   
146.
为评价三唑酮在大白菜施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GC测定蔬菜及土壤中三唑酮残留的方法,进行露地与设施栽培条件三唑酮在大白莱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01 mg/kg,三唑酮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5%~110.6%,变异系数为1.32%~6.04%.消解动态试验为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1次,三唑酮在设施栽培大白菜的半衰期分别为2.72~3.30 d和3.21~3.35 d;露地栽培为2.35~2.87 d和2.30~3.12 d.设施栽培大白菜中三唑酮残留量与用药量正相关,随着施药量的增加,消解速度减慢,残留量相应增大.研究可为制定三唑酮设施栽培大白菜上最大残留限量和合理使用准则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郑上保 《环境》2011,(1):67-69
在一部描写22世纪海底城市的科幻小说中,海藻可以用来产油,珊瑚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如今这不仅仅只是作家笔下的幻想之境,海藻产油正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8.
雪中梅     
陈然 《环境教育》2008,(12):50-50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相似文献   
149.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5,25(4):335-335
某些海藻可以有效吸收沿海区域的三硝基甲苯(TNT),这为植物补救技术——即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于段。这一发现是在2005年2月召开的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年会上报告的。  相似文献   
150.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已趋小康,生活又开始回归大自然,人们把自己的健康放在了首位,追求环保、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野生中草药需求越来越多.近几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土地流转办法的制订,广大农民可灵活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各种种植、养殖等项目,发展经济.近二年,由于野生黄精资源匮乏,市场上已供不应求,种植黄精、发展黄精产业,就成了广大农民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