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索氏抽提法测定高吸油树脂的凝胶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索氏抽提法的工作原理及测定方法。确定了抽提时间及烘烤条件。通过与浸泡法的对比实验,得出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凝胶含量更为有效、准确。  相似文献   
132.
采用预冷冻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测定空气中3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该法用苏玛罐或Tedlar气袋采集空气样品经-160℃液氮预冷冻浓缩后,用GC-MS检测.该方法采样简便,灵敏度、准确度高,已应用于室内空气和环境空气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从稠油罐底泥中回收矿物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回收稠油罐底泥(简称油泥)中的矿物油并提高油泥焚烧系统的处理能力,分析了辽河油泥的特点,对比传统油泥处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溶剂萃取-离心分离-稠油热废水洗涤-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矿物油的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92.07%的矿物油和56.85%的热能;残渣中矿物油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2.00%,热值大于等于5000kJ/kg,不需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34.
本文用淋洗液常温浸泡过液制备样品溶液测定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回收率达96.0%,从而使离子色谱法(简称IC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方法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5.
石油化工行业各类储油罐,由于检修改装、换装油品、淤渣沉积严重等原因,影响油罐的正常使用时,都需要进行清洗作业.清罐作业是石油库的一项重大作业,清罐周期一般为3~5 a.如果对油罐进行清洗作业缺乏经验或安全措施不落实,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相似文献   
136.
介绍旋流分离器在含油污水处理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功能及特点。旋液分离罐的基本结构及在生产应用中的改造、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7.
目前外浮顶及内浮顶罐在石油化工行业已被广泛地使用,其有效地控制了罐内储存油品的蒸发损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减少蒸发损耗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控制罐内低液位使得浮盘处于悬浮状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8.
简述了超滤废水提取菌体蛋白同时降低COD排放量的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重点介绍了废水处理工艺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气浮罐如何优化结构设计使之充分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9.
就隔油调节罐设置的目的、容积的确定、设置的位置、收油设施的设计、污油的加热排泥、排油的操作控制、消防措施及污油的输送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0.
不同管材水管与静态自来水水质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铝塑复合管(PAP)、铜管、不锈钢管和镀锌铁管对静态自来水的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管对自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小,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对比分析了铜管和铝塑复合管在浸泡实验前后其内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自来水中浸泡10个月以后,铜管内表面密集地分布着块状的孔雀石晶体,而铝塑复合管内表面已严重变形,产生很多褶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