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375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545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轻质油中痕量砷的几种样品处理方法。实验表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时,用碘-甲苯和H2O2-HNO3相结合处理轻质油样品较为合适,萃取效率可达90%。并对影响萃取测定的其它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被动扩散技术以其低成本、操作简单、空间覆盖率较高等优点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查,辽宁省环保局通过欧盟项目引进,本技术在葫芦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用有4年时间.依据4年环境空气被动扩散管监测基础数据,分析了解葫芦岛市城区大气中NO2时空分布特征:高浓度值出现在交通区,季节上呈现春季明显低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23.
土壤中钼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土壤中有效钼的浸取条件进行最佳化,并利用提高灰化温度达到消除浸取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钼的影响,方法用于国标样品和武汉市区土壤样品中钼的形态分析,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轮毂轴管原热挤压工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指出了改进工艺的突出特点。生产实践表明 :新工艺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2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水中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滢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78-179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钼.用不带平台的热涂层石墨管,将灰化温度提高到1850℃,原子化温度定为2380℃,取得较好效果.对6个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差<10%,加标回收率在96.6~101%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多管陶瓷除尘器与旋激旋流板塔串联工艺应用于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并阐述了其关键技术装备及旋激旋流板除尘脱硫塔,工业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其具有高效脱硫除尘效率,能被广泛应用于锅炉烟气净化。  相似文献   
2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3):F0002-F0002
“大无缝”——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主要产品:高中压锅炉管,高压气瓶管,液压支架管,管线管等专用管材。  相似文献   
28.
不对称氧化铝膜管的微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模离心法制备的不对称氧化铝微滤膜管的孔径沿径向呈样度分布,控制层孔径均匀。最可几孔径为0.05μm,最大孔径为0.1μm的管能滤原液中全部的细菌,获得完全无菌的水,但过滤速率太慢,最可几孔径为0.1μm,最大孔径为0.2μm、最大孔径0.3μm。  相似文献   
29.
高林 《环保科技》2001,7(4):5-7
通过对氧化酸液浸泡法制造可膨胀石墨工艺过程的改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氧化酸液浸泡法制造可膨胀石墨过程中浓硝酸对浸泡现场的污染和废酸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30.
结合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排放管稀释扩散规律及泥沙冲淤规律的研究,利用少运动相似理论,通过模型试验,从环境泥沙积在上管喷口上的最不利条件出发,分析喷口对泥沙的冲液规律,提出喷口冲淤临界速的概念,并据此提出适宜的上升管高度及喷口射流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