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安全科学   790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221篇
综合类   1116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25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千岛湖溶解氧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2011~2012年1~12月千岛湖6个站点的溶解氧浓度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千岛湖溶解氧的垂直分布以及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水体溶解氧动态分布特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溶解氧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垂向差异以及季节差异.冬季,平均溶解氧值较高,除大坝前站点,其余各站点溶解氧无显著垂向差异;夏季,溶解氧垂向差异显著大于春秋两季.水深较深的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站点其夏季溶解氧最大值出现在真光层,分别达到11.59、12.52和10.96 mg·L-1.千岛湖表层溶解氧最大值出现在春季,而最小值出现在秋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与水温、pH、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水温与溶解氧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温度热力分层是影响溶解氧在夏季垂直分布的关键因素.春夏季,pH、叶绿素a浓度与溶解氧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2.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土壤中的金属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双氧水作溶剂,通过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锑、砷、铍、镉、铬、铜、铅、镍、硒、银、铊、锌,优化了微波消解仪和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工作参数,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消除方法。优化后的微波消解酸体系及用量比例为HNO3∶HCl∶HF∶H2O2=5∶2∶3∶1,方法线性良好,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 2 mg/L~0.010 1 mg/L之间,土壤样品测定的标准偏差在0.001~0.05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5%~108.5%之间。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3.
近年来,土壤中的镉污染事件频发,对土壤中镉测定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磷酸二氢铵-硝酸镁体系为基体改进剂,通过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土壤中镉,结果表明,该方法镉的检出限为1.96×10-13g。加标回收率为95.9%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0.57%,标样的测定结果在不确定度范围内。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能满足日常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阐述用优势微生物菌群消解有机污泥的作用效果及原因,指出了优势菌群的构成类别和消解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消解率可达到55%,且过程对出水水质不产生负面影响,水质指标均符合GB18918-2002要求。  相似文献   
145.
土壤样品的传统消解方法是用电热板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消解时间长,试剂用量大,对操作人员身体危害大,并且测定结果也不准确。本文阐述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钼。通过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选择出微波消解的最佳消解条件,通过对微波消解体系和传统消解体系进行对比试验,微波消解体系具有赶酸时间短,准确度高,对人体危害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土壤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6.
采用湿式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鱼类肌肉组织内铅的含量,测定仪器采用波长283.3nm,狭缝1.3nm,灯电流9mA,干燥温度120℃,20s;灰化温度450℃,20s,原子化温度2000℃,5s,背景校正为直流塞曼效应。其含量为0.120-0.361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0%,回收率为97.8%-101%。  相似文献   
147.
黄子龙  曾立民  董华斌  李梅  朱彤 《环境科学》2016,37(4):1188-1198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3年6月30日~7月8日对华北地区乡村站点曲周大气单颗粒粒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在线测量,共采集到同时含有正负离子谱图的颗粒230 152个,其粒径主要集中在0.2~2.0μm.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8类:元素碳(EC,55.5%)、有机碳(OC,10.7%)、钠,钾等碱金属颗粒(alkalis,17.4%)、其他金属颗粒(other metals,1.7%)、富铁颗粒(Fe-rich,6.3%)、富铅颗粒物(Pb-rich,3.1%)、沙尘颗粒(dust,4.8%),other颗粒(0.8%),观测得到的8类气溶胶颗粒中绝大部分包含46NO-2、62NO-3、80SO-3、96SO-4、97HSO-4等二次组分离子,说明这些颗粒都经历了不同的老化过程或与二次组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从气溶胶类型的谱分布看,各类型颗粒数浓度峰值基本出现在700~800 nm之间,dust、Fe颗粒主要集中在粗粒径段,EC颗粒子类研究表明随着表面不断吸附NH+4、NO-3、SO2-4等二次组分,EC颗粒逐步演化成老化程度较低的NO-3吸附型EC(ECN)和严重老化的SO2-4吸附型EC(ECS)混合态,两者日变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也可能随着二次有机物在EC表面吸附,形成OC/EC混合态.  相似文献   
148.
北京2015年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雾霾事件的频发,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雾霾的关注度,PM2.5作为其首要污染物对大气能见度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15年北京12个环境监测站点的PM2.5、PM10、NO2、SO2、CO和O3的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综合研究了北京2015年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同时,利用空间差异率(COD)统计方法评估了不同地区细颗粒物浓度的差异程度,并结合2015年2次特殊事件(春节和阅兵),对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排放源控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重污染天气集中发生在秋冬季,且污染程度高、持续时间长.城区PM2.5浓度比郊区高约12 μg·m-3.东城区与对照区差异最大,COD值为0.24;东城区与西城区差异最小,COD值为0.05.春、夏、秋季颗粒物PM2.5、PM10浓度日变化较为平稳,在中午有所升高,冬季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呈现出夜间高于日间的污染模式.近3年PM2.5与PM10保持显著的相关性,但PM2.5/PM10比值呈降低趋势.阅兵期间采取的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和气象要素共同作用导致PM2.5浓度下降约72%,市中心的首要污染物为NO2,郊区首要污染物为O3和PM10.春节期间烟花燃放对PM2.5的瞬时贡献量很大,对比春节假期和非假期2个阶段的大气污染特征发现,人口和机动车减少及餐馆暂停营业并没有使北京局地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PM2.5控制的同时也要对O3浓度有所关注,同时也进一步支撑了北京空气质量改善需要京津冀协同控制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出口单位流量与人流时间之间的关系,以某体育馆为例,进行对某一出口常态下的人流观测实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建立Cubic回归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单位出口流量最大值为2人/(m·s),稳定值为0.8-1.2人/(m·s),最小值为0.2人/(m·s).出口单位流量是人流时间的三次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单位流量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个定值,而且单位出口流量稳定值分布在初期.本文对性能化防火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根据2000~2015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建立ARIMA(1,1,0)模型,并对2020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ARIMA(1,1,0)模型预测值与全国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规划目标值的相对误差为1.4%,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为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