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599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7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81.
说明和背景     
“环境与基本需求”和“全球挑战与企业”两大主题是蒙特雷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第八次国际高级研讨会(SCP8)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2.
《产业与环境》2005,27(4):6-7
依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翱定一个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十年框架的要求、按照马拉喀什进程已经开展的行动并考虑到《千年宣言》确定的全球优先考虑事宜,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第八次国际高级研讨会与会者同意签署以下提议:  相似文献   
183.
商业企业创办零售业的目的是将单件商品或小批量的商品销售给不同的顾客们(通常为商品的最终消费者),从远古时期开始,世界上就出现了最早的商贩和市场,全球的零售业以每年大约7万亿美元的销售  相似文献   
184.
185.
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的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春杰  马忠玉  王灿  刘子刚 《生态环境》2006,15(5):1029-1034
运用一种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对中国部分省份、区域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分解成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化石燃料的排放系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人均GDP和人口总数。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6年后呈现零(或负)增长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的提高;各省(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区差异显著。因此,要在全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体减排,应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逐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6.
本文论述了我国铅锌矿产资源储量、分布特点和消费现状,并预测了我国铅锌金属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7.
中国的能源效率与环境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工作重点中国若想从整体上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关键之一是要实行价格改革。能源价格一直被人为地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不能起到刺激最终用户提高效率的作用。●发电是一个要耗费更多能源、同时也能获得巨大...  相似文献   
1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8%左右,保持了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与GDP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5.7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8.8%。长期以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能源消费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9.
分析了绿色消费、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的内涵;阐述了由绿色消费引起绿色技术和绿色设计的链式反应过程;讨论了“绿色浪潮”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0.
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积极倡导和推广低碳消费,需要我们进行观念破冰;低碳消费要落到实处,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企业是推动低碳消费的中枢;公众参与是低碳消费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