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安全科学   156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183篇
综合类   798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192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逐级驯化的白地霉为特定微生物,进行了玉米酒精醪液处理的同时积累菌体蛋白(SCP)的研究,并通过小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温度为25℃、起始pH为5、处理时间为4 d、硫酸铵(氮源)投加量为0.30 g/L的条件下,玉米酒精醪液COD去除率可达83.58%,同时回收白地霉SCP 62.03 g/L.该方法既可去除玉米酒精醪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又能回收一定量的SCP,可作为酒精废水资源化和一级生化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992.
在装有Ti/RuO2-IrOz-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3.
王凡  马梦蝶  王曦  杨明  李登新 《化工环保》2021,41(2):173-178
采用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对天然气汽车尾气中的复合污染物进行氧化脱除.实验结果表明:CH4、NO和SO2的脱除率均随着吸收液中NaC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Fe2+和Mn2+投加量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随着pH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进气CH4、NO、SO2质量浓度为429,267,571 mg/m3...  相似文献   
994.
开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透明分散液对光催化材料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透明Cl掺杂TiO2分散液(Cl-TiO2).该分散液经过60 d仍能保持稳定,没有颗粒沉降.与商用P25、PEG400-TiO2相比,Cl-TiO2具有最优的可见光降解甲苯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Cl-TiO2在可见光下同时具有优异的灭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达到98.75%.其优异的可见光响应性归因于Cl掺杂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提高了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Cl-TiO2水分散液良好的稳定性得益于表面带有的电荷以及较小的水合粒径.这项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改善室内环境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995.
苯醚甲环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苯醚甲环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动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番茄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3%~107.1%,变异系数为0.7%~7.8%;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04.7%,变异系数为7.2%~9.1%. 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番茄中的降解比在土壤中快,在山东和河南两地番茄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3~3.8和3.3 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9.9~22.4和13.1~18.8 d. 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在番茄上按照推荐剂量最多施药2次,采收期距最后一次施药3 d,番茄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小于0.158 mg/kg. 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0.5 mg/kg),说明苯醚甲环唑为低残留、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挥发性化合物(VOCs)甲苯与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溶液间气液平衡关系.结果表明,CTMAB对甲苯气液平衡影响显著,可明显降低甲苯表观亨利系数(Hc以),抑制甲苯挥发;Hc随CTMA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TMAB浓度XCMC时,亨利系数随X降低较快,抑制甲苯挥发能力较强.推导并验证了Hc与X之间定量关系式:Hc=H/(1+K(X-CMC)),Hc计算值与实验值间相关系数R=0.91.温度对Hc影响显著,Hc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Hc与1/r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镉污染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CK、5、10和20 mg·kg-1 4个不同镉处理浓度下,水稻生长发育农艺指标和部分品质指标的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活力和伤流液中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镉对水稻产生生育障碍的浓度比较高.土镉20.84 mg-kg-1时,水稻的经济产量减产超过10%,同时,糙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也显著增加.当土壤镉含量为4.48 mg·kg-1时,糙米中镉含量显著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在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根系活力与伤流液中镉的含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伤流液中镉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最大,且与土壤中的镉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白腐真菌菌丝球形成的物化条件及其对铅的吸附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为了探讨影响微生物菌丝球生长的物理化学因素和控制菌丝球大小的规律以及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效果,对黄孢展齿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呈球状体生长和用此菌丝球吸附水溶液中的Pb^2+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9.
NP型复合纳滤膜对豆腐废水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万慧民 《环境化学》1998,17(4):399-403
本文对NP型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初步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滤膜平板过滤装置对豆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实验结果表明,NP型复合纳滤膜对0.2%MgSO4溶液的截留率(R)高于90%,相应秀量约为20Lm^-2.h^-1(0.4MPa),豆腐废水COD的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000.
以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的污水生物脱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通过具有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研究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的性能与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VFAs为3134.9~5251.4mg/L、ThODVFAs/COD为59.87%~91.85%,适合作为生物脱氮的外加碳源;水解酸化液的投配量、进水TN浓度对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较大,气水比、曝气段与非曝气段比例对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温度为25±1℃,水解酸化液COD平均为7555.1mg/L,进水TN、NH4-N和COD分别平均为43.88mg/L、39.04mg/L和56.8mg/L,碳源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75的条件下,当BAF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曝气段与非曝气段比例为3:3、气水比为10:1、回流比为2:1时,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8%和75%,出水COD平均为28.6mg/L。研究指出,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经过预处理后可用作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的外加碳源,有效地提高了反硝化效果,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又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