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淡水湖泊水生植物残体的腐烂分解过程为沉积物中的异养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碳源,但是目前关于温度对沉水植物残体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研究了4℃和25℃时马来眼子菜残体在沉积物中厌氧分解特征及其主要的微生物代谢途径.结果表明,温度对马来眼子菜残体的分解影响显著,25℃实验组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纤维素去除率显著高于4℃实验组.25℃实验组沉积物初始腐殖质占TOC比例为18.23%±1.47%,90 d后达到约46%,这说明微生物对马来眼子菜残体的分解促进了沉积物腐质化.此外,温度升高促进了纤维素降解细菌(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生长繁殖,且硫酸盐还原细菌(如GOUTA19、脱硫球菌属(Desulfocuccus)、LCP-6、HB118)和铁还原细菌(如地杆菌属,Geobacter)是沉积物中主要的优势菌种.在25℃条件下,微生物硫酸盐还原、铁还原和产甲烷作用占马来眼子菜残体厌氧代谢的比例分别达到37.3%、27.8%和10.3%.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促进了沉积物中马来眼子菜残体的厌氧分解,且微生物硫酸盐还原、铁还原和产甲烷过程在其厌氧分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2.
徐冬梅  柯薇  王彦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348-4353
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出,其复合污染对环境生物的联合毒性有别于单因子的生物效应.以淡水绿藻为受试生物,比较分析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和重金属铜的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急性毒性、细胞通透性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铜、毒死蜱72小时单一暴露对小球藻的EC50分别为0.68和12.71μmol/L,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细胞通透性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藻细胞活性氧和抗氧化酶被显著诱导.利用相加指数法(Additive Index,AI)确定铜、毒死蜱联合暴露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为拮抗作用,这与小球藻ROS产生量及抗氧化酶等指标的显著性水平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43.
为了了解淡水下泄对电站海水脱硫系统的影响,本文采用Mike 21 Transport模块对越南某电厂工程附近开通运河后HCO3-离子进行了潮流和离子对流扩散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选取2015—2016年上游径流流量实测资料,模拟了电厂典型大潮、小潮情况下HCO3-离子的扩散过程,得出12个月份电厂取水口处HCO3-离子浓度。计算结果表明:7—9月径流流量突增引起淡水下泄影响较大,取水口HCO3-平均浓度小于90 mg/L,最小平均浓度为78.32 mg/L,其余月份均在95 mg/L左右。根据不同月份的海水HCO3-浓度,通过改变电厂脱硫泵数量、选用不同含硫煤等措施,既能保证电场海水脱硫效率又能控制工程造价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44.
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关于MCs在产生机理,毒理效应,分离检测方法和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45.
去除淡水浮游藻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归国 《四川环境》2004,23(6):66-70
在春至秋季,由于环境污染的影响,我国许多湖泊和水库中经常发生水华现象。由于浮游藻类的存在以及在生长繁殖和死亡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各种藻类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畜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浮游藻类予以去除。去除浮游藻类主要有物理除藻、化学除藻、生物除藻等方法。  相似文献   
346.
联合国决定今年为“国际淡水年”,目的在于提高各国政府及民众对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及淡水短缺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促进各国在淡水管理与消费领域寻求新的思路,制定新的战略与开发新的技术;提高各国民众参与保护淡水资源的积极性。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今年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为推动全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民间社区、企业和个人采取必要行动,保护水资源,UNEP和日本政府于3月16日至23日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水论坛。论坛上发表了世界淡水开发报告,并就与水有关的内容进行讨论。3月22日至23日召开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347.
今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淡水年,与此相呼应,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反映了保护水资源是世界性问题。为庆祝世界环境日,本刊特刊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致辞和国家环保总局今年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主题的严查行动内容,以进一步唤起人们珍惜、保护生命之水的意识。  相似文献   
348.
论河口海底淡水资源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沿海河口区域地质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在的新的淡水资源---海底淡水资源,并研究了沿海河口区域海底淡水的形成、赋存、运移等特性。  相似文献   
349.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0.
水产品加工废水生物处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水产品加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以及利用生物处理工艺处理高含盐量废水实验室研究结果;展望了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