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全面评价淮河闸坝与污染对淮河水生态的影响,必须首先对水生态现状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淮河流域全局出发,通过对淮河典型河段的水生态和水环境进行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对流域内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生物学指数与水生物指示环境结合的方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河流/水库的健康程度。评价结果表明:(1)颍河中下游地区与沭河中下游地区水生态系统脆弱,河流多处于病态;(2)涡河付桥闸、东孙营闸到蒙城闸段水生态系统不稳定,河流不健康,但下游河段水生态有自恢复迹象;(3)洪汝河河流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环境自修复能力较强;(4)淮干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变点在临淮岗,上游较好;(5)西部、南部山区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最好;(6)整个流域水生态质量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优劣顺序为:西部、南部山区>洪汝河水系>涡河中下游地区>颍河、沭河中下游地区。建议枯水期加大淮干以南及上游山区水库的下泻流量,保持河道畅通和一定流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控制颍河、涡河上游污染物的排放,联合调度水量与水质,淮河水生态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132.
安徽省淮河流域2003年7月汛期污染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辖淮河流域 7月份汛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汛期淮河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干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存在相关。汛早期受面源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中、后期受点源污染为主 ;支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主要受点源排污影响。  相似文献   
133.
利用 Triolein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 ( Triolein SPMD)采集了淮河信阳、淮南断面水样 ,测定了采样器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在 SPMD酯中高浓度富集 ,使其定性和定量更加容易和准确。根据SPMD酯 水分配平衡理论 ,进一步估算得到目标污染物在水中的平均浓度。本研究证明 Triolein SPMD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 ,可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淮河流经安徽8个地级市,承载着160万人口的水源供给,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要求,针对淮河水污染防治形势,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安徽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开展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5.
潘骞 《绿色视野》2008,(5):14-14
近年来,跨淮河、巢湖两个流域的安徽省六安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做出了建设"生态六安"的战略决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生态六  相似文献   
136.
蚌埠城市水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定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中游蚌埠城市水环境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淮河蚌埠段水生态安全的年际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85-2003年间蚌埠城市水生态安全总体呈好转趋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污染源状况及水污染治理与控制能力等是影响水生态安全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立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开展水生态环境规划及推进产业生态化等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淮河江苏段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对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Mn、Cu、Zn、As、Ni、Pb和Cr)的含量进行检测,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并采用富集系数与生物毒性不利影响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除Cd与Cr外,Zn、Mn、As、Ni、Cu等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江苏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洪泽湖北部及围湖地区等地重金属污染状况最严重,来源可能来自城镇污水、工业废水等复合污染.富集水平排序为Zn>Mn>As>Ni>Cu>Pb>Cr>Cd,其中Mn、Zn富集程度最为明显.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总体处于中风险状态,主要贡献来源于Ni、Zn.除了Cu、Cd、Pb外,Ni、Zn、Cr、As重金属可能会对底栖动物产生危害作用.因此,淮河江苏段沉积物重金属整体表现为较重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8.
淮河沉积物上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为主线,以黄河、卫河沉积物为比对,研究菲和芘在3种河流沉积物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重点考察吸附剂有机质组分、环境温度、吸附时间和共存物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找出可以用来预测这3条河流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模式。结果表明,菲和芘在3种河流沉积物上的吸附均呈非线性,可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属放热反应、物理吸附。同一吸附质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oc)数值相近,说明吸附剂有机质组分对吸附起主导作用;吸附能力随着吸附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与吸附质疏水性成正比;多环芳烃共存,有竞争吸附现象;辛醇/水分配系数可用来预测3种河流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作用;解吸存在滞后现象,吸附质疏水性强、吸附剂有机质含量高的体系,解吸滞后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9.
综合考虑干旱热浪耦合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构建干旱热浪耦合风险评价框架,对秦岭—淮河南北干旱热浪耦合风险区进行识别,探讨不同指标要素与风险空间格局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60~2018年秦岭—淮河南北干旱热浪具有群聚群发性.其中,耦合频发期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空间集聚中心主要分布在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东部、川东丘陵以及巫山山区,而20世纪90年代后干旱热浪耦合逐渐减弱;(2)秦岭—淮河南北干旱热浪耦合风险具有空间分异特征,排名前30位高风险区,有70%的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淮河平原,30%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上述城市人口密集,干旱热浪耦合暴露性强,使得区域面临干旱热浪耦合风险较高;(3)路径分析验证干旱热浪耦合风险因素关系表明:秦岭—淮河南北危险性、暴露性与风险呈反向关系,说明区域干旱热浪高暴露、高致灾危险区,因社会应对灾害能力较强,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系统的受灾风险.  相似文献   
140.
淮王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因淮河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这一名贵鱼种濒临灭绝。为拯救这一珍稀鱼种,安徽凤台农民詹可和把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又四处筹资,投入上百万元模拟淮王鱼天然生存环境建立了繁育基地。他潜心研究淮王鱼人工繁育技术,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