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淮河中下游沉积物PAHs的稳定碳同位素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中下游水相、悬浮物、沉积物中的PAHs(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在探讨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揭示研究区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 结果表明:水相中正阳关的ρ(PAHs)最高,达5.01 ng/mL;悬浮物和沉积物中以蚌埠闸的w(PAHs)最高,分别为9.85和1 175.02 ng/g. 沉积物中PAHs的δ13C在-39.4‰~-17.6‰之间.正阳关、平圩、洛河和蚌埠闸等采样点的高环PAHs的δ13C比低环PAHs的小,表明高环PAHs富集12C(轻碳同位素),显示燃煤源为主要污染源;但这4个采样点PAHs的δ13C与燃煤烟尘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除燃煤源外可能还存在着少量其他污染源. 双沟镇高环PAHs的δ13C比低环PAHs的大,表明高环PAHs富集13C(重碳同位素),可能是微生物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淮安市淮河两岸农村居民饮用水中ρ〔B[a]P〕(苯并[a]芘浓度)与人群肿瘤发病死亡关系,选择淮安市沿淮河分布的盱眙、金湖、楚州三县(区)14个乡镇28个村,分别在丰、枯水期采集沟塘水、浅层井水、深层井水水样并测定ρ〔B[a]P〕,分析其与当地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159份水样中,有89.94%的水样检测到B[a]P,ρ〔B[a]P〕平均值为9.77 ng/L(95%CI,7.01~12.54 ng/L),水样超标率为25.78%. 丰水期不同水源超标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0.15,P<0.01),其中沟塘水的ρ〔B[a]P〕最高. 虽然三县(区)肿瘤发病、死亡率及各区水样中的ρ〔B[a]P〕平均值有统计学差异,但不论是丰、枯水期,沟塘水、浅层井水和深层井水中的ρ〔B[a]P〕与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率之间却均未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 淮安市淮河流域农村居民饮用水中ρ〔B[a]P〕有一定超标,但尚未证实其与当地肿瘤高发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从分析淮河问题的由来及症结入手,由50多年的淮河治理引出了需求原则、协调原则、统管原则、投资原则、法规原则和科学治水原则。本文所指的"淮河整治"是:以水治水,顺其自然,兴利除害兼顾,治理开发结合,节流开源并举,利用保护并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淮河流域逐步建立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水旱灾害减灾体系、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系。"淮河整治方案"系指建构及运作淮河水系统的方案。这种建构及运作必须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互动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提出的"淮河整治方案要点"对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4.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山多,石头多,是盱眙一大特色。采石是盱眙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多少年来石头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盱眙人的同时,也给多少个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1998年8月之前,盱眙县在采石生产上存在“三多”现象较为突出,即私造炸药多,私自放炮多,爆炸事故多。并且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家忙开山,九家炒硝铵,一家不会造,不傻有点憨”。  相似文献   
85.
2003年淮河洪水调度及灾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冰 《灾害学》2004,19(1):54-57
2003年梅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本文概括了这次淮河汛情特点,总结了安徽各类防洪工程联合调度和科学防控的做法,就洪灾之后的治淮和防洪除涝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6.
淮河中游北岸地区“四水”转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0,他引:0  
刘锦  李慧  方韬  孙青言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9):1570-1581
针对近期强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以淮河中游北岸典型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该地区的"四水"(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循环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产生了明显的自然-社会二元性特征,对"四水"间的相互转化产生重要影响;2003—2010年研究区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存在正向补给趋势,增加了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时段内研究区需要来自区域外的水汽补给来支持年均39.77×108m3的降水量。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地水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的若干建议。区域"四水"转化关系研究可为当地的水资源评价、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7.
基于2015—2020年淮河入洪泽湖断面的水文水质数据,利用LOADEST模型建立污染物通量与河流流量之间的统计回归模型,并估算淮河入洪泽湖总氮(TN)、总磷(TP)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2005—2020年间淮河TN、TP年平均输移通量分别为(4 730.14±1 893.32)t、(257.56.±108.53)t;受流量变幅影响,TN、TP输移通量与河流流量均呈极显著性相关关系(p<0.01)。采用M-K检验分析发现,研究期间淮河TN和TP的输移通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8年12月后受入湖水量与氮磷浓度双重影响氮磷输移通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8.
绍兴市富营养化水源水中有机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超滤法对绍兴富营养化水源水中有机物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继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对色度,紫外吸收的影响,并与淮河(蚌埠段)水及密云水库水中的有机物特性作了比较,发现密云水库水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3000的有机物占总BOC的96.7%,而绍兴水及淮河水(蚌埠段)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分子量大于3000的有机物占总DOC的比例分别为28.37%和38.28%,水中有机  相似文献   
89.
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分别采集淮河丰水期和枯水期次表层水样 ,并用气相色谱 电子捕集检测器分析其中1 6种有机氯农药 .水体中总HCHs含量介于 1 1 1— 7 5 5ng·l- 1 ,总DDTs含量介于 4 45—78 87ng·l- 1 .水体中DDT/(DDE DDD)比值较大 ,表明此类化合物环境滞留期较长 ;六六六的两种异构体α/γ比值接近 1 ,表明近期可能有此类物质输入淮河水域 .有机氯农药的总量在 2 6 2 7— 1 2 4 39ng·l- 1 之间 .  相似文献   
90.
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测定了淮河 (江苏段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 ,采用 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即安徽省进入江苏省境内断面 (肖嘴 )时含量较低 ;在江苏省盱眙县城内断面 (淮河大桥 )含量明显增高 ;汇入洪泽湖前断面 (红光化工厂 )稍高于肖嘴断面。从富集系数来看 ,Pb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次是 As、Cr、Cd、Zn、Cu;而 Hg的富集程度最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淮河大桥断面 Cd的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外 ,其他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很轻微 ,污染程度顺序为 Cd>As>Hg>Pb>Cu>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