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3篇 |
免费 | 1025篇 |
国内免费 | 29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8篇 |
废物处理 | 478篇 |
环保管理 | 507篇 |
综合类 | 6396篇 |
基础理论 | 1217篇 |
污染及防治 | 1618篇 |
评价与监测 | 503篇 |
社会与环境 | 134篇 |
灾害及防治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4篇 |
2023年 | 544篇 |
2022年 | 583篇 |
2021年 | 551篇 |
2020年 | 407篇 |
2019年 | 439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319篇 |
2016年 | 421篇 |
2015年 | 483篇 |
2014年 | 671篇 |
2013年 | 516篇 |
2012年 | 539篇 |
2011年 | 529篇 |
2010年 | 541篇 |
2009年 | 558篇 |
2008年 | 575篇 |
2007年 | 538篇 |
2006年 | 534篇 |
2005年 | 434篇 |
2004年 | 426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249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 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 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72.
973.
974.
黄泥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采自太湖地区黄泥土进行了低能量超声波分离,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和解吸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特性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模拟方程得到的K值介于152~503之间,以粘粒级和粗砂级为最大.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容量与其中游离氧化铁含量、CEC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微团聚体Cd的解吸特点不同,粘粒级的解吸率仅为8.4%,远远低于其它粒径的微团聚体,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田间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和微观尺度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75.
976.
在环境水质监测中,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是最重要的有机监测项目。水样测定中首选测定方法是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在水样预处理和分析操作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更要充分考虑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边界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特别要考虑4-氨基安替比林的空白值、显色剂的稳定性、pH值的影响及缓冲液的使用等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分析数据真实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977.
采用具有不同阴极材料的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对300 mg/L酸性橙7(AO7)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重点考察阴极材料对脱色率和反应体系矿化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HPLC、UV-Vis、GC-MS等分析方法对·OH、H2O2以及降解产物进行测定,探讨了3种电极对AO7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电压20 V条件下电解60 min后,活性炭纤维(ACF)、石墨和不锈钢等3种阴极体系对于AO7的脱色率均高于96%,三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CF体系对TOC的去除率可达到57.4%,高于其它两者.3种阴极体系中均有高活性的·OH和H2O2生成,但是ACF阴极体系中产生的浓度较高,从而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矿化能力.几种不同电极体系电解AO7过程中都遵循了相同的产生酮类和萘酚类物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8.
979.
一种新型高效自然通风隔声窗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一种采用透明双层微穿孔结构形成消声通风通道的新型自然通风隔声窗。详细介绍新型通风隔声窗的设计,进行了窗体隔声量的理论计算、实验室测量和现场测量。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室实测值吻合良好,新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和通风效果,隔声指数达28dB,现场降噪效果良好,室内外差值达31dB,通风量可达到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