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681篇
安全科学   719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244篇
综合类   2018篇
基础理论   443篇
污染及防治   246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16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72.
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机械、动力、纺织、冶金、核能及运输等国民经济部门。由于其盛装着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介质,并且长期承受高温高压作用,因此,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设备。  相似文献   
973.
采用二级混凝-气浮-水解酸化-SBR-过滤工艺,对某汽车制造厂的混合废水(包括脱脂废水、电泳废水、磷化废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处理。经过对处理工艺进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连续1个月的监测,发现COD去除率可达92.5%,SS去除率可达95.2%,NH3-N去除率可达58%,TP去除率可达96.7%,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吨水处理成本为1.6元/t,系统运行稳定,具有明显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t  相似文献   
974.
海中凹陷3号断裂带南缘储层是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勘探区域,从储层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主要是颗粒溶蚀及碳酸盐溶解产生的孔隙,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且胶结作用也与物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5.
为了研究生物硫铁应用于铜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保护鱼类免于死亡的可行性,以斑马鱼为受试对象,测定了铜对斑马鱼的各时间半致死浓度(LC_(50)),考察了投加量、投加时间、pH环境等条件对铜暴露中斑马鱼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量越大斑马鱼死亡率越低,最佳投加量(硫化物与铜离子摩尔比)为1∶1,此时斑马鱼96 h死亡率由对照组(不投加生物硫铁材料)的83%降低至0%;在(24 h-LC_(50))mg/L浓度下12 h内投加生物硫铁的斑马鱼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超过24 h则与对照基本一致;水体初始p H对生物硫铁的投加有影响,p H为8时生物硫铁对铜暴露斑马鱼的保护效果较好,在(48 h-LC_(50))mg/L浓度下pH5投加组和p H 8投加组的斑马鱼96 h死亡率分别由100%和77%降低至50%和0%。研究表明,生物硫铁复合材料能快速降低水中铜离子浓度,从而保护鱼类免受毒害,其在铜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在人们不断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发展,不断提高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多种珍贵动植物的灭绝或是濒临灭绝,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本文将从环境监测方面入手,简要分析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77.
颜烨 《灾害学》2021,(4):156-162
为探索应急文化作为一种学科知识体系的可能,基于社会学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视角和演绎归纳的方法,系统而创见性地提出应急文化三类内在关系构成模式、应急文化生成的外部动力(安全刺激)与内在机理(安全需求、社会化与信息传播),以及应急文化建设的三类主体角色和四类社会机制、应急文化发挥功能作用的五类社会机制。结论认为:应急文化作为社会实践,可以基于其内在构成、生产条件机制和作用机理,上升到学科知识体系,即应急文化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8.
李孟  郭金仓 《环境科学》2010,31(6):1548-1553
以腐殖酸作为天然有机物(NOM)的代表,研究了腐殖酸分子在金属氧化物(赤铁矿)颗粒/水界面上的吸附特征,分析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界面吸附配位反应的影响,及它们对赤铁矿颗粒表面吸附密度和团聚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密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少,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颗粒团聚体粒径随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pH=4时吸附密度最大,为6.22 mg/m2,但此时团聚体粒径最小;pH=5时吸附密度较小,但团聚体粒径较大;pH=8为配位反应等电点,吸附密度和团聚体粒径均较小;pH=10吸附密度最小,为0.50 mg/m2,团聚体粒径也较小.应用SS/SF混合模型初步分析了赤铁矿颗粒/水界面上腐殖酸分子的吸附构型.当pH值较低时,构型多为链状和环状;当pH值较高时,构型多为扫尾状.离子强度越高,链状和扫尾状构型越多;离子强度越低,环状构型越多.  相似文献   
979.
方治国 《环境科学》2010,31(4):1059-1065
以高温厌氧细菌热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LQRI)和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 X514和Thermoanaerobacter pseudoethanolicus39E)为对象,以纤维素为微生物利用的底物,分析了LQRI纯培养和LQRI+Thermoanaerobacter混合培养对纤维素降解、酒精生产及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LQRI+Thermoanaerobacter混合培养的酒精生产能力和纤维素降解率明显高于LQRI纯培养.在混合培养体系中,LQRI+X514的酒精生产能力明显高于LQRI+39E.培养基中无外源酵母粉条件下,LQRI纯培养酒精最高浓度约为11.5mmol/L,LQRI+X514和LQRI+39E混合培养最高酒精浓度分别约为71mmol/L和36.5mmol/L,相同的底物纤维素浓度条件LQRI+X514和LQRI+39E混合培养酒精浓度分别约为LQRI纯培养的5~11倍和3~5倍,纤维素降解率分别都约为LQRI纯培养的1.5~5.0倍;培养基中0.6%外源酵母粉存在条件下,LQRI纯培养酒精最高浓度约为12.9mmol/L,LQRI+X514和LQRI+39E混合培养最高酒精浓度分别约为263.5mmol/L和143.5mmol/L,相同的底物纤维素浓度条件LQRI+X514和LQRI+39E混合培养酒精浓度分别约为LQRI纯培养的8~22倍和8~12倍,纤维素降解率均约为LQRI纯培养的1.1倍.在5%Solka Floc为底物和0.6%外源酵母粉的条件下,LQRI+X514混合培养酒精浓度最高可达到263.5mmol/L,相当于1.2%(质量浓度)的酒精,LQRI+39E约为143mmol/L.  相似文献   
980.
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温室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高羊茅、三叶草等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的分配作用.结果表明,经144h培养,随着培养液中菲平衡浓度由0.056mg·L-1增至0.39mg·L-1,黑麦草根、细胞壁、细胞器中菲的含量分别从26.85、20.01和36.19mg·kg-1增大到56.91、49.54和59.77mg·kg-1,富集系数则分别由357.14、479.49和649.25L·kg-1降低到145.92、127.04和153.26L·kg-1.黑麦草根及亚细胞组分中菲的含量大小为细胞器根细胞壁,其中细胞器中菲含量要比细胞壁高21%~163%.水中菲的起始浓度均为1mg·L-1时,144h后,供试5种植物根细胞器中菲的含量(48.64~145.2mg·kg-1)均大于细胞壁(15.86~74.49mg·L-1).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分配的比例大小顺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其中,根内46%~53%和31%~40%的菲分别分布在细胞器和细胞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