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1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安全科学   477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246篇
综合类   2764篇
基础理论   563篇
污染及防治   59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capability of decolorization for commercial dyes by Coriolus versicolur fermentation broth containing laccase with or without immobilized mycelium was evaluated.With cell-free fermentation broth containing laccase,high decolorization ratio was achieved for acid orange 7,but not for the other dyes concerned.The immobilized mycelium was proved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ell-free system.All the four dyestuffs studied were found being decolourized with certain extent by immobilized mycelium.The repeated-batch decolo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continuous decolorization of wastewater from a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was possible by using self-immobilized C.Versicolor.  相似文献   
42.
人工湿地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几种主要构建类型: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同时简要阐述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3.
为了预测非反应性麻醉型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半抑制浓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毒性效应,采用独特的二维HQSAR分析方法,根据分子碎片的类型,将分子结构转变成具有特征的分子指纹,并用数字进行标记。这些标记出的数字作为QSAR的描述符,经过偏最小二乘法计算,建立起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由此所获得的HQSAR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即-1g_(pre)EC_(50)=0.311 0.929(-1g_(exp)EC_(50))(n=13,r=0.964)。这一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二维QSAR模型,其结果可以为定量评估同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混合培养微生物好氧降解对硝基苯胺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彬  雷乐成 《环境工程》2003,21(3):73-76
通过富集培养 ,获得了降解对硝基苯胺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结果表明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度和混合培养微生物生长对外加碳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培养液中添加 1 0g L葡萄糖和 1 0g L酵母粉 ,3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可达97%以上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可达 4 1mg L·h ;当对硝基苯胺作为培养液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时 ,9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为 34 8% ,降解速率为 0 15mg L·h。  相似文献   
45.
优势除藻菌净化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湖水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投加的方式 ,研究了优势除藻菌群对城市景观富营养化湖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结果证明 ,采用投加优势除藻菌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降低湖水中的叶绿素a(Chl.-a)和浊度 ,提高水体溶解氧 ,减少臭味 ,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46.
预处理的铜绿假单胞菌对Cu2+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电镀废水污泥中分离,纯化获一高抗铜菌株,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预处理,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温度,摇床转速,接触反应时间对未处理菌和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1NHCl预处理的菌体具有最佳吸附效果,pH、摇床转速对菌体的吸附具有较显著影响,温度对菌体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7.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限制性生态因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产酸脱硫反应器进行连续流试验并配合静态试验 ,从群体生态学角度考察限制性生态因子———COD SO2 -4 比、硫酸盐负荷率 (Ns)、pH值、氧化还原电位 (ORP)和碱度 (ALK)的定量化对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出COD SO2 -4 比大于2 0 ,Ns 小于 7 5kg(SO2 -4 ) (m3·d) ,pH =6 0— 6 2 ,ORP =- 32 0— - 42 0mV ,ALK =15 0 0— 2 0 0 0mg L是维持硫酸盐还原菌(SRB)较高活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标志 ,硫酸盐去除率可达 80 %— 90 %  相似文献   
48.
两株假单胞菌对蒽菲芘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染污泥中分离出两株假单胞菌PCN5及PCB2。研究了它们对蒽、菲、芘的降解性能及生长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单基质存在下,10h,PCN5对蒽的降解转化率为91.8%,芘为75.6%,菲仅为26.25%;相反PCB2对菲的降解效果最好,蒽最差;混合基质体系中,两菌株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对芘的降解效果较差;130h,PCN5对蒽、菲、芘混合体系中的TOC去除率为38.9%,PCB2对相应体系的去除率为73.7%;混合体系中两株的生长曲张相似,细菌浓度均呈指数增长趋势,PCN5的最大浓度约是原加入量的10000倍,PCB2是原加入量的8000倍。  相似文献   
49.
文章采用硝酸-盐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定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4%,加标回收率为97.8%~102%之间.  相似文献   
50.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来选择絮凝剂产生菌“Dfjm-1”高效低廉的培养基 ;通过改变培养基初始 p H值、培养温度、培养过程中的通气量等因素 ,得出“Dfjm-1”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Dfjm-1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因素为 :培养基初始 p H值为 6.5~ 7.0 ,培养温度为 3 0℃ ,培养时间为 60小时左右 ,通气量为 :早期 :2 50 r/ min;中期 1 50 r/ min;后期 1 0 0~ 1 50 r/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