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993篇
综合类   2048篇
基础理论   458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430篇
灾害及防治   2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叶绿素a浓度值是水体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研究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选用6节点的隐含层设置,构建了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对其叶绿素a浓度值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常规反演方法精确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进行反演是可行的,且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该模型对于叶绿素a含量低的内陆清洁水体反演有着更高的相关性(R2 = 0.921 8);在空间分布上,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整体较低,高叶绿素a浓度区域主要集中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西南及东北区域;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稳定,且波动较小,平均叶绿素a浓度值皆维持在1.70~1.75 pg/L之间,清洁水体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92.
用“条件”水分平衡法分析湖北省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条件”水分平衡角度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水分盈亏和同期作物需水量的干旱指标,并用此指标分析了湖北省1961-1990年30年来的主要干旱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战略与新概念 人类从古至今,经历了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现在正在向持续农业发展,这是世界农业进化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原始社会人类可以从自然界里寻找和采集食物,不需用劳动去生产食物。以后逐步学会种植谷物、驯养和繁殖动物,就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用石器和木制工具为主要生产手段,从事农业生产,采用刀耕火种或轮闲耕作来恢复地力,接着逐步使用铜制农具,并对野生动植物驯化,后来又发明了灌溉,有了改造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能力。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  相似文献   
94.
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浙江省自然资源利用程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浪费和污染等严重问题,根据浙江省资源构成特点,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提出减少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绝不以牺牲现有耕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后备土地资源,补充现有耕地面积;对于水资源必须依法治,管并重,节约与开源相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着重开发山,海资源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5.
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部小区的农业资源具有整体优势,南部和中部的资源利用较为合理,北部小区则具有较为丰富的后备资源。最后,根据各地资源要素的不同组合,简要给出了较适宜的开发途径,为该地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使农业从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转变的一个标志。本文在分析该区农业布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总体布局的设想与不同类型地域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与对策,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棉花、猪、禽、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域选择、建设规模与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中国农业经历了多种策略阶段,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新近出现的最先进、最适合现在和将来农业发展的策略。新策略带有系统性原理,其实质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农业。因此,可持续发展措施应同时重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98.
199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布的《大版宣言》中,首次突出地提到了该区域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各成员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APEC成员面临的粮食保障及相关问题差异很大,各成员采取的对策也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在正确研究APEC地区粮食保障;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判定各成员相关政策的走向、趋势,以制定我国相应的战略方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APEC成员粮食保障的概况(一)粮食保障水平不高的成员(1)韩国人均耕地0.040hm2(比1992年的0.042hm2略有下降),耕地面…  相似文献   
99.
电网发展、清洁电源接入与地区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彻底弥补了电力跨区配置的电网基础设施短板,并且为清洁电源并入电网和跨区消纳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克服我国电力负荷中心和能源基地的区域布局不协调,而且有益于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利用率低下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1991—2012年全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清洁电源并网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为保证实证结果稳健性分别在线性和非线性实证框架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两种方法估计了清洁电源接入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异质性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电网基础设施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增进效应,特别是超高压电网在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在特高压骨干网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起到了支柱性作用。(2)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与清洁电源交互项的估计系数始终位于负数区间,反映清洁电源并网的能源效率绩效并不明显,受限于并网规模和机制缺陷,还没有发挥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作用。(3)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各等级电网对地区能源效率的益处越来越明显,并且存在着门槛效应。(4)特高压电网对地区能源效率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高收入省份,这些省份作为电力消费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入清洁电源对能源效率改善裨益明显。接下来,需要根据地区的能源禀赋结构选择清洁电源的并网模式,完善的电网基础设施、合理的电源结构还需要配置以高效的清洁电源并网机制才能不断增进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0.
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四化"乃至"五化"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开创中国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至关重要。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并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排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优势排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辽宁与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超前于农业现代化,仅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2)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高值区分布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黑龙江省西南、以长春为核心的吉林省中部、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辽宁省中部及南端,农业现代化的高值区分布在哈—大—齐—绥沿线的松嫩平原;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新型城镇化水平居于东北三省前列,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绥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首位;(3)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均强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略低;耦合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辽宁省的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松嫩平原及以长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小范围圈层区域;仅哈尔滨与沈阳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多数城市处于高强度、中高强度拮抗耦合与轻度、中度失调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