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温带阔叶红松林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观测对象,在植被生长季节对森林表层土壤进行连续性采样分析,以研究森林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和秋季,其变化范围分别为48~80和0.68~2.30μg.g-1。不同季节土壤水浸提溶液的特征吸光系数ASUVA,254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其变化范围分别为3.19~3.94 L.mg-1.m-1和6.1~12.0μg.g-1。在小时间尺度上,土壤活性碳、氮库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敏感性。水分条件和植物根系活动是影响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活动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测定了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群落、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群落和冰草(Agropyron crisatum)群落4种典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和枯落物分解的CO2释放速率(RS+L)、土壤呼吸CO2释放速率(RS),利用推导法估算得到了枯落物分解的CO2释放速率(RL)及其对总释放的贡献。得到了如下结论:(1)4种群落的RS+L差异较大,其平均值大小排序分别为冰草群落〉赖草群落〉甘草群落〉沙蒿群落,且各群落的RS+L在1 d中是不稳定的,均表现为不对称的单峰曲线形式;土壤基础呼吸大小排序分别为冰草群落〉甘草群落〉赖草群落〉沙蒿群落,且土壤基础呼吸高的土壤,其土壤养分状况较好。(2)RS相对于气温具有时滞性,4个群落的平均值大小为冰草群落〉赖草群落〉沙蒿群落〉甘草群落。(3)RL平均值大小排序分别为冰草群落〉甘草群落〉赖草群落〉沙蒿群落;对RS+L的贡献率大小排序为甘草群落〉冰草群落〉沙蒿群落〉赖草群落,表明RL值大的,其对RS+L的贡献率不一定大,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与枯落物量、温度因子的相关关系并未表现出一致性,但与15 cm处的地温相关性最高。夏季RL对RS+L的平均贡献量(以CO2计)在0.05~0.16 g.m-2.h-1之间,平均贡献率在12.88%~35.33%,是大气CO2的一个重要的排放源。  相似文献   
153.
草原煤矸石堆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矸石排放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较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治理煤矸石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技术在煤矸石山生态重建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4.
"草原110"     
为进一步增强牧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接警、出警、处警快速反应能力,切实解决牧区报警难等问题,2004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综合办在全旗8个苏木镇、27个嘎查启动了“草原110”报警、巡逻防范体系,并分南北两片在道德镇和罕苏木举行了“草原110”启动仪式。目前这支队伍共有126人,35辆巡逻车。昼夜活动在牧区的各嘎查村和放牧点。上岗仅一个月,这支联防队伍在巡逻、守候、  相似文献   
155.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的方法,探讨了增温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远红外线辐射器的增温作用,在2012年整个生长季内,增温样地10、20、30 cm土壤平均温度与对照样地相比,平均增加了0.39、0.38、0.31℃;各土层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平均减少0.76%、0.73%、0.60%。受温度升高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模拟增温6个生长季后,与对照样地相比,群落的高度整体增加,密度、盖度、频度表现为部分物种增加和部分物种减少的趋势,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物种的重要值下降,阿氏旋花(Convolvulus ammanii)等物种的重要值上升,但是增温没有明显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同时,增温处理使荒漠草原禾草的盖度减少,杂类草的盖度增加,半灌木和一两年生植物分盖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增温使地上地下生物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在0~30 cm土壤深度地下生物量分配中,增温样地0~10 cm分配比例(81.23%)小于对照(86.07%),10~20 cm分配比例(11.55%)大于对照(9.16%);20~30 cm 分配比例(7.22%)大于对照(4.77%),增温使得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向深层转移。增温后,增温样地植物Shnnon-Winener指数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升高,温度升高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均匀度增加,但并没有提高草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6.
韩雪  王春梅  蔺照兰 《生态环境》2014,(9):1503-1508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以北京西山地带性植被栎树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对象,主要研究温带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地区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提供参考.通过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氮沉降(对照0 kg·hm^-2·a^-1、低氮处理50 kg·hm^-2·a^-1 和高氮处理150 kg·hm^-2·a^-1)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2 年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动态和碳(C)、N 含量及w(C)/w(N)比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均使凋落物分解速率减缓,且随氮沉降剂量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相比对照分别减慢了9.88%(硝态氮低氮)、15.02%(硝态氮高氮)、11.46%(铵态氮低氮)、14.62%(铵态氮高氮)、13.04%(混合态氮低氮)和16.20%(混合态氮高氮).且不同氮沉降类型、不同氮沉降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地增加了凋落物N 含量(P=0.061,P=0.087),其中混合态氮沉降对凋落物中N 素含量增加最显著(P=0.044).但在分解过程中,各处理均未对凋落物C 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凋落物的w(C)/w(N)比值,而且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氮沉降对凋落物w(C)/w(N)比值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1).综上所述,通过对模拟氮沉降后凋落物残留率等的变化分析,得出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的重要场所,其养分变化与全球陆地碳循环密切相关。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保证,而土壤各养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理解土壤养分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本研究以东北北部自东向西沿降水量梯度变化纬度带上的温带森林与干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和野外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纬度带上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全氮、碳氮比、速效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年降水量、年均温、土壤pH值)的关系。研究纬度带上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类型从温带森林过渡到干草原,与降水量和植被类型对应,植被生物量也自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分布梯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个研究带上来说,降水量与土壤pH值是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沿纬度带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逐渐减少,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速效磷含量逐渐减少。但如果将森林和草地分别讨论则发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环境控制因素有较大差别。对于草地生态系统而言,降水量和土壤pH值仍然是其土壤养分含量的控制因子,但森林生态系统由于所处区域降水量充足,降水量不再是其土壤养分的控制因子,降水量只与森林土壤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还发现森林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说明温度对东北北部温带森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8.
为促进地面高光谱遥感在草地估产方面的应用,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 3光谱仪,于2009年7月下旬在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区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试验. 运用单变量线性、非线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植物生长旺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上干物质量(ANPP)间的地面光谱模型. 结果表明,基于判定系数(R2)判断,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较理想,R2分别达到0.729 5和0.720 3. 误差分析表明,标准误差(SE)最大的是对数函数,其SE为24.82 g/m2;最小的是幂函数,其SE为22.63 g/m2. 平均误差系数(MEC)最大的是对数函数,其MEC为0.249 7;指数函数最小,其MEC为0.193 2. 综合分析后,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区的植物生长旺季最优地面光谱模型:ANPP406.08NDVI-101.64,其R2为0.729 5,SE为23.61 g/m2,MEC为0.220 9,P<0.001.   相似文献   
159.
毛晓玲 《环境》2004,(5):35
2003年5月,当全球还在SARS的惊恐之中,另一场灾难又悄悄地降临了人类,在美国出现了猴天花。在2004年初,当人们还在SARS是否会卷土重来的恐慌之中,禽流感又横扫大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来源于大自然动物界的病毒会频频袭击人类呢?  相似文献   
160.
徐刚 《绿叶》2016,(4):59-64
正卓乃湖和豹子峡附近,有上万只藏羚羊在这里集中产崽,那是生命的奇观、野种的伟大。当小羊羔可以独立生活时,便会在"父母"的带领下返回草场、湖畔。成千上万只老老小小的藏羚羊飞奔疾驰,踢出的沙土可以遮天蔽日。经历了出生地的艰苦卓绝和长途跋涉之后,藏羚羊到了西藏的羌塘、新疆的阿尔泰和青海高原的可可西里,牧草会变得丰盛,新一代的藏羚羊们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