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924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把脉城中湖     
单力 《环境》2007,(8):16-18
湖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蓄洪防涝,并且具有调节区域温度的作用.在一片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石屎森林里,湖泊的存在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中湖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先有湖泊后有城市,有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人工湖.  相似文献   
132.
刘洋  黎川  杨美琼  李冲 《环境保护》2012,(14):21-23
近年来,由于我国一些地区不计环境成本、代价地发展经济,对湖泊的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导致一些湖泊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湖一策"的个性保护对于湖泊及周边环境保护、周边市政景观整治、文化遗产保护等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湖泊保护与开发要相得益彰,良性互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近几十年来,由于湖泊及周边的人类活动增多,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导致很多湖泊湖面萎缩、水质盐碱化,一些湖泊演变成沼泽甚至消亡。特别是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根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占  相似文献   
133.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到太湖蓝藻暴发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再至刚刚发生的汉江严重污染致使20余万人无法正常用水,千吨融雪剂流入水源地造成广东上万村民饮水困难……一起起水污染事件不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凸显了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4.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共有大小湖泊30余个。由于地理和地质条件不同,鱼类的区域化现象甚为突出,区系组成特殊,向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最早由 Regan报导了滇池、星云湖、洱海、抚仙湖等的鱼类,共24种;随后有 Chaudhuri 等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同时有关单位组织了  相似文献   
135.
针对云南省内较少关注的水面面积<30km2的小湖泊开展了调查工作,以调查所得的水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因子分析方法和Arc GIS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内的20个小湖泊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Arc GIS的统计分析工具,进一步对云南省小湖泊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湖泊空间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征,小湖泊水质状况也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滇东南片区的湖泊形成一个冷点区域,即滇东南三个湖泊的水质均较差。滇西北的大理和丽江区域形成一个热点区域,以茈碧湖为代表的湖泊水质总体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36.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原《云南环境科学》)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37.
硅藻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布广泛、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水体质量监测.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水体生态评价的硅藻指数,2017年8月—2018年8月调查了长江下游主要湖泊和青弋江水系的着生硅藻群落结构及环境特征,使用Speraman相关分析研究硅藻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使用箱形图分析硅藻指数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①通过研究长江下游主要湖泊和青弋江水系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114种硅藻对水体TP、TN和CODMn浓度变化的最优值和耐受值及环境指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青弋江和长江下游湖泊水体环境评价的综合硅藻指数(comprehensive diatom index, CDI). 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河流水体还是在湖泊水体中,CDI与TP、CODMn、TSP和TN的浓度均呈显著相关. ③箱形图结果显示,CDI在河流和湖泊中均呈现随水质梯度增加而变大的趋势,说明CDI可以很好地反映水体的环境质量. 研究显示,使用CDI评价长江下游湖泊及青弋江水系水体质量,得到较好的结果,是一种评价水体质量较好的生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张建华  殷鹏  张雷  尹洪斌 《环境科学》2023,44(2):828-838
底泥疏浚对湖泊内源削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以太湖疏浚区为对象,估算了近十余年疏浚对内源负荷的削减量,并评估了太湖北部竺山湖和梅梁湖的底泥疏浚效果.结果表明,太湖累计疏浚的4 200万m3底泥,共计清除了底泥中氮约6.26万t,总磷约1.83万t,有机质约117万t,相当于清除了蓄积于底泥中二十余年的外源污染物输入量.对于外源控制较好的梅梁湖,底泥疏浚后5 a内水质改善明显,随后出现反弹,但仍有效削减了表层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相反,对于外源输入仍较大的竺山湖,疏浚十余年后,底泥内源又回复到浚前水平.对竺山湖疏浚区开展了长达6 a的底栖生物群落跟踪评估,发现疏浚初期对底栖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浚后2 a,底栖生物密度与生物量等指标已接近浚前水平. 6 a后,疏浚区与未疏浚区的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已无差别.结果也表明,底泥疏浚对湖体内源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疏浚效果维持程度与外源输入强度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来看,疏浚区底栖生物群落依靠自恢复能力可达到浚前水平,疏浚不会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9.
正本文以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对沿岸水域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水质进行分区段研究,为有效地保护西太湖湖滨带生境提供参考。太湖滨湿地是湖泊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湖泊的湖滨带,是湖泊与其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具有固岸护岸、拦截径流污染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美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屏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湖滨带是湖泊水体中最易污染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0.
地球上所有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存都依赖于充足的纯净水源。湖泊水占地球表面液态淡水资源的90%以上,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湖泊在全球淡水资源中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