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1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193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不同磷源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差异及对砷酸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红  张汉鹏  罗专溪 《环境科学》2016,37(7):2570-2576
为更好地认识和预测淡水环境中砷的生态风险,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铜绿微囊藻在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有机磷[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P)、β-甘油磷酸钠(β-P)]这3种不同磷源下的生长差异,并探讨了不同磷源下藻细胞对砷酸盐[As(Ⅴ)]的胁迫响应.结果表明,该藻在不同磷源下均可进行生长繁殖,且在前5 d内无明显差异;之后与DIP相比,有机磷(DOP)源下的藻细胞增殖相对较差;培养7 d时β-P和ATP-P环境下藻体光密度(D)分别只有DIP的78.0%和75.4%.各磷源下藻体实际光能转化率(Yield)与叶绿素a(Chl-a)和D的负相关表明Yield不能作为藻体营养缺乏与否的稳定性衡量指标.不同磷源下藻体对As(Ⅴ)胁迫的响应因磷形态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Yield能很好地表征这种胁迫响应.由D、Yield和Chl-a得出铜绿微囊藻对As(Ⅴ)的96 h EC_(50)均表现为DIPβ-PATP-P;β-P和ATP-P条件下其对As(Ⅴ)的耐受性较为接近,但与DIP相比差1~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22.
根据烟气二噁英采样须收集冷凝水的特点,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烟气含湿量,得到简化公式,将该简化公式法与阻容法、FTIR法用于测定4类不同行业企业烟气的含湿量,并对测定结果做比对。结果表明,4类不同〖JP〗行业企业简化公式法的测量结果RSD为1.0%~4.2%,相对偏差为-4.21%~-0.25%;在湿度较高的测量条件下,简化公式法的测量结果RSD与相对偏差均<5%。该方法可作为固定污染源烟气手工监测中含湿量测量的一种辅助方法和质控措施。  相似文献   
923.
通过选取湖南省宁乡市某轻度Cd污染稻田开展连续两季水稻秸秆离田田间试验,研究秸秆离田措施对轻度Cd污染稻田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对Cd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两季秸秆离田有效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根际土壤Cd含量;T1~T4处理使土壤pH值提升0.04~0.58个单位,有机质含量降低了0.68%~25.87%,根际土壤Cd含量降低了3.76%~12.78%.(2)连续两季秸秆离田能降低酸可提取态和可氧化态Cd占比,使残渣态Cd占比上升;同时秸秆离田处理降低了根际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使根际土壤TCLP、 DTPA和CaCl2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降低.(3)水稻秸秆离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孔隙水中DOC和Cd浓度,连续两季秸秆离田处理下(T1~T4)土壤孔隙水中Cd浓度分别降低了4.54%~40.00%和2.75%~67.34%,说明DOC是影响土壤孔隙水中Cd浓度的关键因素之一.(4)连续两季秸秆离田各处理(T1~T4)降低了水稻各部位对Cd的吸收累积,其中秸秆和根系全部离田处理(T4)下,2020年晚稻和2021年早稻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了18....  相似文献   
924.
为研究白洋淀夏秋季各典型淀区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采用逐级提取方法将沉积物中氮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和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并对沉积物各形态可转化态氮与间隙水氨氮、硝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沉积物TN含量为3195.95~6335.34 mg/kg,秋季沉积物TN含量为3553.89~5786.3 mg/kg,原始区和养殖区的TN含量夏秋两季差异最大;夏秋两季15个采样点及5个功能区各形态氮含量均表现为WAEF-N>SOEF-N>SAEF-N>IEF-N,各形态可转化态氮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弱酸可浸取态氨氮、硝氮与间隙水中的氨氮、硝氮在夏秋两季均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对某铬渣堆场的重度铬污染土壤进行解吸动力学和难溶态Cr (Ⅵ)还原实验,揭示限制重度铬污染土壤有效修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室温下,采用柠檬酸淋洗可显著降低土壤中难溶态Cr (Ⅵ)浓度,将淋洗温度提高至90℃,可进一步显著降低难溶态Cr (Ⅵ)浓度。淋洗后土样中难溶态Cr (Ⅵ)浓度越低,其还原效果越好。供试土样经柠檬酸高温淋洗+FeSO4高温还原工艺修复后,Cr (Ⅵ)浓度从(1813.2±59.8) mg/kg降至(99.1±8.8) mg/kg。此外,淋洗实验中柠檬酸对难溶态Cr (Ⅵ)的还原可忽略不计;土样中残留的柠檬酸对土壤Cr (Ⅵ)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研究证明了难溶态Cr (Ⅵ)的还原效果是重度铬污染土壤修复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可为铬污染土壤修复工艺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6.
目的 减小火药点火器不同药剂批次下的散差,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方法 分析火药点火器不同批次药剂性能与内弹道数据,发现在恒定燃喉比下,药剂性能波动会显著影响其工作可靠性,因此应根据不同批次组合下的药剂性能选取合理的燃喉比。首先,通过标准试验测试火药点火器内装药剂的关键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建立火药点火器内弹道的仿真模型,计算基线燃喉比附近的内弹道参数,输入到基于历史点火冲量数据建立的正态容许限法模型。最后,在预设燃喉比范围内进行发火试验,并利用正态容许限法计算出不同燃喉比对应的点火可靠度。结果 共模拟了8种水平的燃喉比试验,计算出对应的可靠度为0.177 242~0.999 999。根据模型计算出的可靠度及火工品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燃喉比,并增加样本,进一步验证其可靠度。此外,在选定燃喉比附近进行的裕度试验,试验数据均符合预期。结论 通过内弹道仿真建模,结合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为火药点火器优选了燃喉比,工作可靠度达到了0. 999 908,比改进前的可靠度0.999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确保华龙一号H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辐射屏蔽组件在运行工况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能够有效执行其功能。方法 采用基于传热理论结合经验公式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流固耦合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对辐射屏蔽组件的运行温度进行计算。针对屏蔽材料在受热状态下的性质变化,进行一系列的热态性质试验。结果 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为163.36~168.74 ℃,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为236.85~266.85 ℃,两者偏差约100 ℃。对造成该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仿真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的置信度更高。屏蔽材料在受热状态下,其体积膨胀率可达到38.82%,而当屏蔽材料受热超过其温度限值204 ℃后,将出现明显的粉化等物理状态恶化的趋势。结论 流固耦合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更适用于辐射屏蔽组件的传热过程计算,同时获取了屏蔽材料物理性状受热变化趋势,对屏蔽组件的选材及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8.
通过热处理对有序介孔碳(CMK-3)材料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材料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药物扑热息痛(ACT).结果表明600℃热处理的CMK-3(CMK-3-600)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该CMK-3-600/PDS氧化体系30 min内可去除100%ACT,其反应速率常数(k)远高于CMK-3/PDS,这可能是由于改性后的CMK-3-600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表面缺陷、C-OH官能团以及芳香环中的π-π*shake up增多.CMK-3-600不仅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其催化氧化过程还不受水中的无机阴离子(Cl-、NO3-、HCO3-)及腐殖酸(HA)等影响.此外,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表明,该氧化体系降解ACT的主要活性氧物种(ROS)是单线态氧(1O2).  相似文献   
929.
讨论了湿地研究中温湿度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意义,介绍了可用于湿地环境连续监测的高精度多通道湿湿度自动测量记录系统,地它所采用的温湿度传感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进行了说明,详细分析了具有智能软补偿和软线性化的电路原理和程序框图。该系统生于 现场及无人值守台站连续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930.
制药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蜂王浆制药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胶态蜜糖含量高的特点,从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可行性研究人手,分析其相关因素,确定其经济上可接受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中型制药厂蜂王浆废水提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