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41篇
综合类   2039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海洋的真相     
生命起源于海洋.从海洋单细胞生物到海洋脊椎动物,从两栖类动物到哺乳动物,从灵长类动物最终进化到生物链的顶端--人,亿万年前的原始海洋孕育着生命的本初.人类在陆地上颤巍地迈出第一步伊始,就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依赖.跨过几千年的文明史,时间指到了二十一世纪,海洋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2.
无齿海牛     
郭耕 《环境教育》2006,(4):54-55
海牛是哺乳动物,在全球4000多种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颈椎只有6块而非7块的动物;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素食且栖息于海水的动物。全球共有5种海牛,南美海牛,西非海牛,南海牛及无齿海牛。无齿海牛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白令海的冰水中的海牛,体长6~9米,体重可达6400公斤(比其他同类几乎重十倍之多)。这种海中巨兽由于长期对水中生活的适应,产生了鲸式海豹般的体型,但从其体型看,与其叫海牛,不如叫海象更贴切。  相似文献   
963.
《现代职业安全》2006,(5):I0025-I003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海洋石油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64.
《防灾博览》2006,(2):46
中国将在东海大陆架建立固定式的海洋地震观测站,这一地震观测站将建在上海以东200公里的位置。据初步设计,将钻一口300米深井,把各类监测仪器放在井底,同时考虑建一个固定式的综合平台。据介绍,中国目前尚未建立海洋地震科学观测与试验台站。  相似文献   
965.
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只能解决大气污染状况的顺序问题,或只能得出此地与彼地的大气质量状况的相似程度,而不能同时确定大气质量的具体等级。本文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改进在于:①以各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值为聚类中心,待分样本与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似系数或待分样本隶属于某一类的隶属函数作为聚类函数;②相似系数设计为几何平均最小型,隶属函数设计为正态分布型。实例计算和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6.
钟奇振  李福顺 《环境》2003,(10):6-7
广东的面积是多少?也许很多人会回答17万平方公里,可是专家会告诉你正确答案是5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海洋,一望无际,浩瀚无垠,却常被人们放在遗忘在角落。然而在广东这片浩瀚的“蓝色国土”却以持续攀高的海洋经济奏出了广东近年发展的最强音,告诉着人们海洋国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967.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释放挥发性含硫气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土中含硫气体产生和释放的途径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测定了南京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 .从该淹水土壤中测出 3种含硫气体 ;羰基硫 (COS)、二甲基硫 (DMS)和少量硫化氢 (H2S)气体 .当土壤中加入甲硫氨酸后 ,DMS气体的释放量有了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大量甲硫醇 (CH3SH)和二甲基二硫 (DMDS)气体测出 .而 COS在好氧条件 (普通大气淹水 )下的释放量明显增加 ,在厌氧条件 (充氮淹水 )下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 ;只有 H2S的释放量几乎没变 .这些结果表明 ,甲硫氨酸的分解可能是 COS、DMS、CH3SH和 DMDS的产生源之一 ,且释放含硫气体的种类明显不同于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在好氧 (普通大气 )条件下 ,DMDS和 CH3SH的释放量低于厌氧情况 (充氮气 )下的释放量 ,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释放量 .这表明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产生 DMDS和 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 ,产生这 2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 .产生 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 .土壤 pH值和含水量及光照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均有影响 .各含硫气体在持水率 50%、普通大气、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  相似文献   
968.
湛江具有较强的港口、地缘和腹地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辟海洋型经济产业开发带,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促进湛江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969.
大气多源排放全方位Cmax预测方法及编程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最大落地浓度是为了确定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影响水平.常用的最大落地浓度预测模式仅适用于单个点污染源,本文对多个点、面源排放提出了用高斯正态模式直接预测全方位地面最大浓度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在编程计算时如采用距离步长双重循环方式,可快速逼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以提高计算速度,同时保证预测精度;通过单点源实例,在模式和编程技巧上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70.
自然状态下树木排放N2O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N2O的部分来源尚不清楚,以前认为只有土壤微生物过程是N2O的生物源,本文则旨在证明自然状态下植物也是N2O的排放源.采用同步空气样品采集装置和气相色谱仪观测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空气N2O的垂直分布特征,发现林冠或其附近处出现高N2O浓度,高N2O浓度比同一时刻其他高度处的正常N2O浓度高3.03%~64.9%,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林冠高度处的高N2O浓度和树干高度处的正常N2O浓度同时存在的现象证明了植物向外排放N2O,即植物自身在自然状态下是N2O的一个排放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