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21.
胜利油田海洋溢油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胜利油田海洋应急中心在溢油应急守护、溢油回收及海上环保巡逻检查等方面的描述,找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响应的改进措施。同时还以埕岛油田附近海域发生的溢油事故为例,进行了溢油回收方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422.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组织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文章对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以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及溢油应急处理系统五大部分为主体的框架及其主要功能。该框架可作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3.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红 《交通环保》2002,23(6):6-10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实施办法的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对在中国如何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提出了实施办法的建议,文中介绍了其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24.
陈军 《环境》1994,(9):27-27
海洋污染以石油为最,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1000~1500万吨,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海上油田泄漏、油轮事故、船舶航行和大气降水。油田泄漏、油轮事故则是突发性的灾难,一次泄油几千乃至几十万吨,油膜覆盖海面,污染海滩,制造了大片“海洋沙漠”。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水中缺氧,水族与海鸟沾油可以毙命,鱼在油膜底下则死亡或停止繁殖;油膜能吸收80%的阳光辐射。致表层水温比常日升高3摄氏度左右,阻碍了海水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少海面蒸发,导  相似文献   
425.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的深海地平线海上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泄漏,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件之一.截至2011年8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赔偿机构已经对超过52万件赔偿诉讼进行了赔付,而本次事件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工作依然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426.
袁雪 《环境保护》2012,(Z1):101-103
随着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海上船舶油污日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和航运大国都建立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而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还不健全,应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尽快建立适宜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427.
文章对加油站石油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露事故发生时导致环境水发生严重溢油的相关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因环境管理的特殊性,此类事故发生时,现场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进行现场监测,怎样获取更准确可信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油类泄露致环境水发生严重溢油时,可以采取减少全层取样量,并在吸附分离前采用稀释水样以及选取合适的便携式测油仪进行分析的方法以获取可比性的监测数据,给环境管理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28.
选择海洋模式生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为受试生物,在分子遗传水平上研究了120号船用燃料油经消油剂处理前后对海胆基因突变的诱导效应。在污染暴露时间分别设定为7、14、21 d,油水配比浓度分别设定为0.28、0.56、1.13、2.25和4.5 g/L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检测CyⅡa和SP-runt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消油剂处理前后CyⅡa基因均未出现基因突变;消油剂处理前SP-Runt基因未出现突变,而消油剂处理后突变与暴露天数和浓度呈正相关,该基因编码区的第986位上胸腺嘧啶(T)突变成胞嘧啶(C),导致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实验证明使用消油剂分散120号船用燃料油产生的复合毒性效应使海胆SP-Runt基因突变几率增加,原因可能是消油剂将120号燃料油分散为水中细小油滴增加了生物接触石油烃的概率,而且具有亲脂性的消油剂对石油烃,特别是有毒多环芳烃(PAHs)具有显著增溶作用,增加了有毒污染物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429.
, 《现代职业安全》2012,(11):12-12
本刊讯10月11日,冀东油田公司在南堡1—1人工岛附近海域举行2012年海管溢油综合应急演练,以提升海洋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海上石油生产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430.
以渤西油田海上平台中质原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岸滩模拟溢油生物降解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生物降解条件下双环倍半萜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并对该化合物诊断比值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1 d的生物降解,加入生物降解菌剂和营养盐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的分布变化不大,加入生物降解菌剂和缓释肥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降解比较大.经过t检验分析,经过21 d短期生物降解,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诊断比值DR3、DR6、DR9以及DR10,可以用于判别生物降解前21 d内油样是否来自同一油源.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诊断比值对于溢油来源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