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51.
蓬莱19—3油田是由多家中外企业合作开采经营的油田。主要作业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在出现水位上升和水压下降的明显事故征兆后仍不加强防范,于2011年6月21日发生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452.
糎T] "7.16"大连新港石油管道爆炸事故中的热红外溢油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效的监测手段、降低溢油事故的风险是海洋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节约的关键问题。"7.16"事故中使用3.0~5.0μm红外热像仪作为机载监测的一种手段,对事故海域进行常规监测,识别海面油膜,利用热红外油膜厚度模式分析油膜的相对厚度,并且结合其他遥感数据,在GIS系统中绘制每日的事故海域溢油分布图,为清污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53.
浓缩型溢油分散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的严峻形势和普通型消油剂的局限性,研制开发了对环境友好的浓缩型溢油分散剂。该溢油分散剂具有乳化性能好、鱼类急性毒性低的特点,且凝固点较低,适宜于低温(高于-20℃)环境条件下使用。惟有生物可降解性指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本文分析了造成其生物降解性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测定方法-CTAS法。  相似文献   
454.
"APELL计划"及其在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南京段的溢油事故具有形式多样、爆发突然、危害性大、处理处置艰巨、影响长期等特点,根据"APELL计划"宗旨及其在世界和我国实施的效果,借鉴国内外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建立了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计划,为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危害和损失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55.
油码头生产过程中的溢油事故隐患主要集中在码头(泊位)、油品罐区、输运船舶及输油管道4个单元,文章通过查找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等关于油码头溢油风险防控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溢油事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明确了油码头在溢油风险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从而为油码头企业开展溢油风险防控措施自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6.
随着全球油气工业正在向海洋进军,人类钻井足迹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与此同时,海底油气管道不断延伸变长,海底油气管道破裂泄漏的风险也悄然增加,成为海洋溢油事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7.
渤海海底管线溢油污染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目前的溢油模型主要是针对海面溢油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预测海底管道出现裂纹和腐蚀形成的小孔时发生溢油的模型.预测在海底管线上某一位置处的蠕孔漏油后,油的浓度超过某一规定浓度的范围,海面上形成油膜的起始位置,估计油膜是否能到达海岸线,以及被风浪携带到海岸线上的原油量.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基于渤海自然状况及原油性质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海底管线上蠕孔溢油的污染情况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8.
面式大规模溢油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大规模溢油的回收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新的面式溢油回收理念,通过对围油栏的操作实现了水面油膜的围控和加厚,并改进了堰式撇油器以实现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该技术可作为大型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59.
溢油应急用吸油毡性能评价参考了《船用吸油毡》标准。该标准所包含的9项指标中持油性、强度性、使用性、燃烧性4项指标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重新设计持油率指标试验方法,通过测试广口瓶水中油含量来推算持油;该项技术指标将原标准中"钩挂自重25倍的重锤3 min后不发生撕裂"修正为"钩挂产品吸油饱和后重量2.5倍的重块3 min后,毡体不撕裂且无撕裂迹象"等。另外,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拉力计对角钩挂拉伸的方法进行测试。同时结合溢油事故实际应用情况,建议增加体积吸油倍率、重力保油率和吸油速率指标3项指标,进一步完善吸油毡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460.
为进一步丰富河流溢油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分级分区制定溢油流域应急处置方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河流溢油事故演化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对河流溢油事故环境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构建与优化。以溢油轨迹判断目标流域受溢油污染的可能性,以区域环境敏感性指数(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衡量环境受溢油污染的严重程度,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河流溢油事故流域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人类利用资源、岸线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的ESI分级标准和量化模型。基于该模型,选取嫩江某河流段跨越管线进行实例研究,得出流域环境敏感性与风险等级分布,以期给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