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4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932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178篇
环保管理   760篇
综合类   4399篇
基础理论   560篇
污染及防治   529篇
评价与监测   489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目前国内外已发展了一系列成熟的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但是软件功能各异,易造成使用者的选择困扰.为满足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简称“《导则》”)中关于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精细化的要求,对国内外常用饱和带和包气带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首先,针对三款常用饱和带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BIOSCREEN、AT123D和MT3D,基于理想算例对比4组水动力条件设置下的计算结果,分析软件的适宜性;其次,针对《导则》中暂未给出的包气带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以FEMWATER为例探讨了包气带阻滞作用对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结果表明:①BIOSCREEN由于忽略了分子扩散作用,当Pe(Peclet数)为0.25×10-3时,其预测的污染源下游10 m处污染物浓度为AT123D和MT3D计算值的1.8倍,存在高估污染风险的可能.②相比污染源直接设置于潜水面的情景,污染物从距潜水面11 m的地表泄露,经过包气带后污染源强降低了24%,下游85 m处污染物浓度达到0.1 mg/L的时间延迟了390 d.③当地下水流速较慢,分子扩散作用相比对流作用占优势时,适用MT3D开展数值模拟或者采用AT123D进行解析预测;当对流作用占优势且水文地质条件接近解析解假设时,可利用BIOSCREEN粗估污染风险.研究显示,包气带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有助于合理地预测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运移转化行为,从而更准确地估计污染源强和判定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02.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粒径5.0 mm)作为新型污染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而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分析方法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近5年国内外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针对微塑料分析科学领域存在问题,讨论了近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展望,为实现微塑料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3.
全氟辛酸(PFOA)是一类典型的新型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广泛被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全氟辛酸在环境、生物以及人类生活方面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文章介绍了全氟辛酸的性质及特征,概述了目前全氟辛酸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并对全氟辛酸的检测方法和萃取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在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微量分析技术,不断应用于环境痕量分析领域,在检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毒素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该文论述了近年来开发的TRFIA新系统,阐述了TRFIA在检测环境中的药物残留、生物毒素及化工试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在检测新兴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05.
兰州市近地面臭氧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兰州市近地面臭氧(O_3)浓度的分布特征,对2013~2016年兰州市5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逐时的O_3浓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同期的NO_2和颗粒物(PM_(10)、PM_(2.5))浓度资料得到兰州市的O_3污染变化趋势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区O_3与NO_2浓度的日变化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兰州市区颗粒物与O_3之间相互影响,颗粒物浓度春、冬季较高,而O_3夏季较高,O_3与PM_(2.5)浓度月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O_3逐渐成为继颗粒物之后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的污染物;兰州市区和榆中县O_3浓度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季节变化;不同站点分布特征显示,兰州市区4个监测站点中兰炼宾馆O_3浓度最高,职工医院与生物制品厂相差不大,铁路设计院最低,表明西固区O_3污染形势最为严峻,七里河区次之,城关区O_3污染较轻,而且榆中县O_3浓度除夏季外其它时段均比市区高。  相似文献   
906.
微塑料(MPs)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持久性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对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同时,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结合还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而影响水体中食物链的稳定性,并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开展微塑料对微藻毒性效应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已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总结了微塑料对微藻的机械损伤、遮蔽效应、氧化损伤、吸附和团聚等致毒机理,并对未来微塑料对微藻毒性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07.
某工业园区VOCs臭氧生成潜势及优控物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臭氧(O3)污染日趋严重,控制光化学反应前体物之一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减少臭氧生成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天津某工业园区VOCs臭氧生成潜势,采集了园区6个代表企业厂界气体样品,使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对VOCs进行了定量分析,估算了各企业臭氧生成潜势,运用VOCs/NO_x研究了臭氧生成控制敏感性因素,并在熵值法基础上筛选出了减少臭氧生成优先控制VOCs物种.结果表明,通过PEC法估算臭氧生成F企业最高为0.423 3 mg·m~(-3),MIR法估算结果 C企业最高为1.573 3 mg·m~(-3);PEC法估算结果与臭氧浓度更接近,适用于园区对臭氧生成的估算;VOCs和NOx均为工业园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因素,需同时控制;园区内VOCs物种臭氧生成贡献大小为烷烃烯炔烃醇类芳香烃,优先控制物种为正庚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正壬烷、正辛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正十一烷、戊烷、正癸烷、甲醇.  相似文献   
90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提升,而在这种大的形势之下,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上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是温饱二字了,现如今的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得更多得一项便是身体健康了,于是关于大气污染物的话题开始被广泛的讨论起来。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也会对大气污染物这一话题进行基本的探讨,探讨的中心点在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且我们还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一些能够减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09.
本文以检测人员在某砖瓦企业实测为例,介绍检测过程和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排放浓度计算情况,分析污染物超标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问题办法。  相似文献   
910.
主要论述了2013年大伙房水库的水质现状及洪水灾害后大伙房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并与非洪水发生年份(2010年至2012年)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总磷是洪水之后水质变化的主要因子,简要分析了洪水灾害后影响水质的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