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以金属离子络合滴定-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得出湘江底泥、灵石风化煤和德都泥炭3种腐植酸分别与Pb、Cd的络合稳定常数、络合容量和分子量3个参数.并探讨了可能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2.
为进一步提高钢铁企业高炉出铁区域人员风险管控水平,确实保障一线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基于UWB、门禁、红外热成像等物联网技术,提出人员风险管控技术。从高炉出铁区域存在的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出发,科学综合判断高炉出铁区域现状,针对风险现状予以声光报警、自动联锁等反馈,在提高预警信息可靠度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自动化升级空间,可高效防止高炉出铁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3.
土壤中铝的溶出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1mol/LKcl,1mol/LNH4Ac,1mol/LHcl和0.5mol/LNaOH4种化学浸提液对土壤中铝的溶出,溶出名中用羊毛羊花菁R比色法测定。结果表明,铝的溶出量与与土壤类型、总铝、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1mol/LKcl浸提液对酸性土能溶出一定量的变换态铝,而对非酸性土则不能溶出或铝溶出量极微。0.5mol/LNaOH浸提出的铝量与总铝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4.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利用微生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具有广阔前景。该研究以实验室分离出的一株溶藻菌Serratia sp.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加入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的蓝藻(水华束丝藻)和绿藻(四尾栅藻)藻液中,通过监测共培养体系中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p H、总氮、总磷的变化,探讨溶藻效果,并通过光谱技术分析溶藻产物。结果表明:溶藻菌Serratia sp.对两种藻都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且溶藻菌Serratia sp.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添加原菌液的实验组蓝、绿藻的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64.3%和85.1%,藻细胞密度分别下降71.4%和83.9%;藻液中总氮分别下降17.84 mg/L和10.82 mg/L,而总磷分别下降7.75 mg/L和5.68 mg/L,总氮去除效果更佳;初步推断溶藻产物中含有N-H、O=N-O-(-NO2)、C-H、C-N、C-O、CH2等键,结合三维荧光的扫描结果,推断为类色氨酸物质和类腐殖酸物质。  相似文献   
175.
采用酸溶法和碱熔法消解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土壤中锰的含量,对比其检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并综合分析操作过程、引入干扰等因素,便于检测人员选择合适的消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2种消解方法均满足土壤中锰含量的测定要求,测定的土壤标准物质对数误差绝对值ΔlgC(GBW)均小于0.10,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低于2.3%,其中碱熔法正确度更高,酸溶法的精密度更高、检出限更低。  相似文献   
176.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行为学家制作了一个高度适宜的玻璃缸,将跳蚤放进去。第一天,跳蚤每一次都很轻易地跳出缸外。第二天,该行为学家在玻璃缸预留的缺口处盖上了玻璃盖子,跳蚤每次跳起都撞在玻璃盖子上,也许是被撞痛的原因,跳蚤随后的起跳高度降低了。第三天,行为学家再次将该跳蚤放进同一玻璃缸内,并将玻璃盖子拿掉,跳蚤周而复始地继续跳,但每次跳起的高度都不超过预留缺口的高度,它再也跳不出缸外。  相似文献   
177.
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降水中锌、镉、铅和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量浓度为0.01mol/L的高氯酸为支持电解质,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降水中的痕量Zn^2 、Cd^2 、Pb^2 和Cu^2 .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降水样品镉未检出。锌、铅、铜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110.0%、91.5%-104.0%和91.0%-106.0%。该方法应用于降水中Zn、Cd、Pb、Cu痕量元素的分析,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8.
微分脉冲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晖  张必成  王升富 《环境化学》2001,20(4):386-391
采用微分脉冲阴极溶出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硒,以银电极为工作电极,在酸性介质0.06mol.l^-1HCl-0.07mol.l^-1HNO3溶液中于-0.35V(vs SCE)处富集20min,使Se(IV)电沉积为硒化银,然后,以40mV.s^-1的扫速,在碱性介质2.0mol.l^-1NaOH溶液中阴极溶出至-1.2V(vsSCE),硒化银被还原为银的溶出峰电位约为-0.85V(vs SCE),硒的分析校正曲直到40ng.ml^-1仍然成线性,检测下限为11.5pg.ml^-1,相关系为0.9982,灵敏度为10.93uA/ng.ml^-1,20ng.ml^-1的RSD(n=5)为1.26%,检出限(3σ为3.46pg.ml^-1,环境水样中常见离子的存在不干扰痕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9.
利用模拟试验方法, 研究和探讨了苏州市古城区重污染河道上覆水的氮营养盐浓度及DO水平对河道底泥内源氮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上覆水体的氮营养盐水平可对底泥中氮营养盐的释放程度(即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产生影响,氮营养盐含量低的上覆水体有利于底泥中氮特别是氨氮的释放(外城河与苗家河2种处理的累积释放量差值可达6 mg/kg),相反,则不利于氨氮的释放.故当氮营养盐含量较低的外城河水进入古城区河道时,有可能引起内城河道中底泥氨氮的大量释放,这种情况在调水过程中更为明显;②溶解氧是控制底泥氮释放规律的重要因素,其对氨氮和硝态氮释放的影响呈非线性,厌氧条件能加速底泥氨氮的释放,好氧则对其释放产生抑制,故保持河道水体中适当的溶解氧可有效抑制底泥中氨氮等释放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0.
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对土壤Pb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付美云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07,28(2):243-248
研究了不同填埋年限(0 a、4~5 a、12 a)的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对2种污染土壤重金属Pb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DOM具有促进土壤Pb溶出的作用.填埋年限不同的垃圾渗滤液DOM对土壤Pb溶出的影响不同,填埋年限短的垃圾渗滤液DOM对土壤Pb溶出率最高.因为填埋年限越长,垃圾渗滤液DOM中高分子组分(相对分子质量>25?000)所占比例越高,而高分子组分相对于低分子组分(相对分子质量<1?000)对土壤Pb溶出能力较弱.红壤中,渗滤液DOM的低分子组分对Pb的平均溶出率高出高分子组分123.8%;潮土中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与无渗滤液DOM的对照相比,垃圾渗滤液DOM的加入明显提高污染土壤Pb的平均溶出率,并且随体系pH的升高,DOM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