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017篇
基础理论   220篇
污染及防治   126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目的 建立深海压力–流速耦合环境下有机涂层的寿命预测模型,并预测有机涂层在该环境下的服役寿命。方法 首先针对涂层的湿态附着力变化结果,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湿态附着力的GM(1,1)模型。随后再基于耦合环境下的试验结果,建立涂层水传输的扩散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这2种失效影响因素在涂层失效过程中所占的权重因子,并基于这2个影响因素建立涂层失效的数学模型。结果 经过数学统计验证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模型精度良好,可靠性高。结论 该模型能够对深海压力–流速耦合环境下有机涂层的寿命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722.
河口湿地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及地质过程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区域,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比较敏感.当前闽江河口氮负荷增强的问题不断突显,研究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硅含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在闽江河口鳝鱼滩芦苇湿地开展野外原位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氮输入条件(CK:对照处理,LN:低氮输入,MN:中氮输入,HN:高氮输入)对湿地土壤硅形态、组分及其与碳氮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鳝鱼滩芦苇湿地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对全氮和全碳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土壤硅含量和组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LN、MN、HN输入时鳝鱼滩芦苇湿地土壤中全硅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0.73%、2.14%、7.75%,而有效态硅含量分别增加了3.46%、2.54%、4.92%;氮输入未改变土壤全硅及有效态硅在0~10 cm深度分布的特征,均表现为表层<亚表层,但在芦苇生长的初期和后期,有效态硅的土层特征表现为表层>亚表层.从土壤硅组成比例来看,有效态硅占全硅的年平均比例在LN、MN、HN输入时分别为6.29%、5.69%、6.17%,均高于对照组(5.44...  相似文献   
723.
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工程设计特点,论述了当今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原理和发展的认识,并结合本工程情况对臭氧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的控制特点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724.
邓继宝  张春来  徐卫红 《环境科学》2020,41(4):1888-1903
采用28 d室内连续培养实验,以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100、 200和300 mg·kg-1)为镉污染土壤钝化剂,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对不同类型镉污染土壤(1、 5、 10和15 mg·kg-1)中镉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土壤上, 1、 5、 10和15 mg·kg-1镉处理中土壤交换态Cd(EX-Cd)形态分布比例FDC为66.7%~81.8%,为土壤镉主要形态.土壤镉含量大小顺序为EX-Cd>碳酸盐结合态Cd(CAB-Cd)>残渣态Cd(RES-Cd)>铁锰氧化态Cd(FeMn-Cd)>有机结合态Cd(OM-Cd).培养第14d时,土壤EX-Cd FDC达到最低值.培养0~28 d期间,在1、 5、 10和15 mg·kg-1镉处理下,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处理的土壤EX-Cd FDC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1.4%~67.7%、 7.8%~37.2%、 7.7%~36.4%、 5.0%~28.8%(纳米氢氧化镁)和0.5%~49.5%、 ...  相似文献   
725.
以秦岭北麓辋川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了夏季辋川河水体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组成结构,并探讨了水体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的来源,运用冗余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阐明了光学参数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辋川河水体CDOM由类色氨酸组分C1(245, 300/335 nm)、短波类腐殖质组分C2(240, 320~340/405 nm)和长波类腐殖质组分C3(270, 350~370/470 nm)组成,其中组分C1与C2具有一定的同源性(r=0.859,P<0.001).②CDOM吸收系数α(355)表明辋川河水体CDOM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并且α(355)与DOC浓度相关性显著(r=0.850,P<0.001),这有利于建立DOC反演模型.③水体荧光指数FI(2.36±0.20)、HIX(3.66±2.47)、BIX(1.56±0.82)和新鲜度指数(β:α)(1.33±0.62),以及光谱斜率比SR(0.76±0.25)表明,辋川河水体CDOM呈现强自生源、低腐殖化和非陆源的特征.④冗余分析...  相似文献   
726.
以湖南省水口山矿冶区周边的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人工添加化学改良剂的植物盆栽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赤泥(质量分数1%、2%、5%)、磷灰石(质量分数1%、2%、5%)、亚硒酸钠(0.1、1、5 mg·k-1,以硒计)对苗期大豆生长及其吸收重金属As、Cd、Cu、Pb、Zn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赤泥明显提高了土壤...  相似文献   
727.
研究了生物质材料米糠及其与氧化钙、过磷酸钙联用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向土壤中加入米糠可增大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重金属Pb的稳定性.米糠投加量每增加2%,土壤pH值增大约0.3.米糠投加量增大,Pb稳定效率也随之增大,6%米糠投加量60 d时,Pb稳定化效率达到38.06%,弱酸提取态降低28.90%.6%米糠+2%氧化钙联用、6%米糠+0.6%过磷酸钙联用均可对土壤中Pb产生较好的钝化效果,60 d时的稳定效果分别为47.36%、44.85%.6%米糠+2%氧化钙对Pb污染土壤有较好的钝化调节作用,可增大土壤pH,从而促进酸可提取态Pb向其他稳定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728.
对黄浦江表层水样的过滤液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扫描,并测定了溶解有机碳(DOC)、N-亚硝基二甲胺(NDMA)及其生成潜能(NDMA-FP),探讨了黄浦江溶解有机质(DOM)的光学特性与消毒副产物NDMA生成潜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浦江水中NDMA-FP随DOC浓度增加而增加(r=0.487,P<0.01),但与DOM的比吸收系数(SUVA254)和腐殖化指数(HIX)均呈负相关(r=-0.605,P<0.01;r=-0.396,P<0.01);NDMA-FP还与相对较低分子量的类酪氨酸、类色氨酸等类蛋白物质的荧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421,P<0.01;r=0.426,P<0.01),而与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则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因此,黄浦江水中消毒副产物NDMA的生成潜能随着溶解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与DOM中的类蛋白组分含量密切相关,但随着DOM的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的增强而减少.  相似文献   
729.
江汉盆地潜江构造潜二段25个韵律岩盐层,具有岩盐厚度分布稳定、夹石率低、水不溶物含量低、品位高等特点,优选出第22韵律岩盐层,采用水平对接井水溶开采。水平段过大,会导致卤井达到寿命报废时,还无法有效溶出岩盐而造成资源浪费;水平段过小,使卤井难以长时间产出高浓度卤水。研究了岩盐溶解速率变化情况,认为水平段长对溶解速率影响较大。主要根据井组控制储量与井组服务年限匹配性来优化水平段长,分析认为水平段长取110~220 m时既避免了井间干扰,又充分发挥了单井采卤效益。  相似文献   
730.
为应对愈发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使用新型膜分离技术回收轻质油品蒸发出来的油气。介绍了膜分离工艺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艺特点等。以橡胶态膜作为核心分离组件,自行设计了"膜法+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在油库搭建了500 m3/h的膜法油气回收装置。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可靠,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国家各项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