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86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225篇
基础理论   301篇
污染及防治   226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腐殖酸模拟天然水体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探求了氯氨比、氯胺投加量、总有机碳(TOC)浓度和Br-浓度在氯胺消毒过程中对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氯氨比的降低,THMs及各组分的生成量显著减少。(2)THMs的生成量均随着氯胺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都呈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氯胺投加量大于7.0mg/L时,氯代卤化物成了优势产物。(3)随着TOC浓度的增加,THMs生成量增加,且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三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生成量均增加,氯氨比为3∶1(质量比,下同)时三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生成量增加了9.86、7.80μg/L,氯氨比为5∶1时则分别增加了15.21、13.62μg/L;三溴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生成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随着Br-浓度的增加,THMs、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三溴甲烷生成量均增加,三氯甲烷生成量减少。溴化物的存在会促进THMs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2.
用北京市某供水区域铸铁管段搭建2套模拟管网装置,对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铁离子释放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为水源,通过调节进入管网的水中氯浓度为1.0~1.1 mg/L,溶解氧浓度为7~8 mg/L,经过40 d运行后,管垢成分主要为α-FeOOH和Fe3O4。切换地表水源后,新的管垢组成更有助于铁氧化物中铁的氧化还原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切换条件下铁离子的释放,管网出水浊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持了管网水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以北京市某水厂砂滤池出水为实验原水,研究了臭氧曝气时间对实验原水中天然有机物(NOM)性质、结构及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通过高效凝胶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检测分析方法对水中NOM进行表征后发现,经臭氧作用后水样DOC浓度升高、亲水性增加、芳香性及重均分子量下降。有机物中羟基、碳碳双键或碳氮双键及其共轭体系、脱质子羧基官能团与氯反应活性较强。综合考虑臭氧作用后NOM性质、结构变化及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改变,选择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12 min。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某工园区综合化工废水的水质特征,拟将零价铁(ZVI)还原与厌氧折板反应器(ABR)、前置反硝化(A/O)工艺耦合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并对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对氯硝基苯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VI预处理后化工废水中残留的对氯硝基苯在ABR中厌氧微生物作用后得到进一步降解,且在ABR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较单独ZVI或微生物作用时大幅提高,虽然ZVI对难降解有机物无矿化作用,但可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有机物,明显改善废水的生化性;通过控制合适的混合液回流比、有效补充碳源和碱度,可以提高A/O系统的运行效率;在较佳的工况(ABR系统HRT为24h,A/O池污泥回流比为100%、混合液回流比为3∶1,碳源投加量为3.5g)下运行连续2个月,整个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基本低于100mg/L,NH3-N去除率在80%~90%,出水NH3-N质量浓度在20mg/L以下,出水对氯硝基苯、对氯苯胺质量浓度分别在0.58~4.08、0.68~5.88mg/L,出水水质符合《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  相似文献   
995.
用一种新型螺旋波式潜流人工湿地模型处理生活污水,使污水经过多次反复接触湿地基质,达到对污水中铵态氯、硝态氯、总氯的去除效果:试验通过时湿地土壤、水样中氯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了螺旋波式潜流人工湿地模型主要组成部分截留氯的优势所在.为优化人工湿地模型内部构造及分析除氮机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采用TPTZ法测定了2010年冬季东海48个站位海水中溶解单糖(MCHO)、溶解多糖(PCHO)和溶解总糖(TCHO)的浓度,并对其水平分布和PN断面9个站位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MCHO、PCHO与TCHO的平均浓度和范围分别为3.8(0.7~14.9)、6.9(1.1~20.8)和10.7(3.0~25.0)μmol C/L。水平分布大致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趋势,但是高值区各有不同,受各种水团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的作用明显。冬季东海陆架海区海水垂直混合强烈,MCHO、PCHO及TCHO浓度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无明显规律,均在混合层(0~100 m)出现高值区分布。对长江口3个断面碳水化合物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TCHO与温度、盐度均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MCHO与叶绿素a(Chl a)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7.
二氧化氯消毒无机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生产中,饮用水消毒剂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二氧化氯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但其在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机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随着检测和控制技术水平的发展,对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参考大量文献,对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医疗垃圾高温热解过程产生危害环境的含HCl酸性尾气,利用钙基吸收剂(CaO)进行吸收处理。为了测试CaO的吸收效率,自行搭建医疗垃圾高温热解酸性尾气吸收试验装置,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随机将CaO布置层数A、HCl体积浓度B、反应温度C、CaO粒径D4个单因素进行组合,并计算各因素的极差值,极差计算结果显示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ACBD;设计得到最佳正交试验组合为CaO布置层数4层、HCl体积浓度5%、反应温度500℃、CaO粒径5mm。试验结果表明:当高温蒸汽气化气成分CO_2体积分数为20%、水蒸气体积分数为40%~50%、HCl体积浓度为5%时,其脱氯率可达到98.5%以上,能够满足气化气净化需求。  相似文献   
999.
生物炭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郎印海  刘伟  王慧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8):2017-2023
利用小麦秸秆和花生壳在300,400,6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运用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仪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探讨其对水中五氯酚(PCP)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炭化温度升高,生物炭芳香性增加,极性降低.花生壳生物炭对水中PCP的吸附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生物炭,3种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PCP吸附量表现为400℃>600℃>300℃.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大,水中PCP去除能力由81.79%提高至89.02%,生物炭的吸附量由30.32减小至5.54mg/g.生物炭对PCP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受快速反应控制,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生物炭对水中PCP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晰氯仿(CF)在包覆层中的降解过程,构建了模拟覆盖层系统(SLCS),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系统分析了CF在SLCS中的沿程生物转化机制,结果表明,覆盖层可根据氧气含量分为有氧区(0~20cm)、缺氧区(20~40cm)和无氧区(>40cm).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有氧区的优势菌为甲烷氧化菌,其中I型菌Methylobacter(甲基杆菌属)及Ⅱ型菌Methylosinus(甲基弯菌属)居多,缺氧区甲烷氧化菌的相对丰度为13%左右,缺氧和无氧区中Anaeromyx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成为了优势CF厌氧降解菌.CF在有氧、缺氧和无氧条件下均有效降解.在缺氧和无氧区,CF经厌氧还原脱氯转化为二氯甲烷,部分二氯甲烷在Dehalobacter(脱卤素杆菌属)作用下产生乙酸盐、H2和CO2.在有氧区,其余二氯甲烷通过甲烷氧化菌共代谢降解.改变进气口通量发现,SLCS对甲烷的去除率与通量呈负相关关系(R2=0.80),但甲烷氧化速率与通量呈正相关关系(R2=0.90).与甲烷类似,SLCS对CF的去除率与进气口通量呈负相关关系(R2=0.86),但降解速率与进气口通量呈正相关关系(R2=0.89).此外,进气口通量的增加对CF好氧共代谢降解的促进作用大于厌氧还原脱氯降解.该研究对氯代烃类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新的基础,对该类污染物的原位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