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39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滇池富营养化治理成效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滇池富营养化治理的进展及成效,探讨了滇池治理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在下阶段的治理工作中,应重视生态修复和面源控制工作,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342.
研究了根生沉水植物菹草对富营养和重金属等污染的滇池水体和底泥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菹草对水体和底泥中的P、N、Pb、Zn、Cu、As有较大的吸收、富集量,单位生物量的菹草对N、Cu的富集量>水葫芦>茭草>芦苇,P、Zn则>茭草>芦苇;对底泥中N、P、Cu、Pb的吸收系数>水葫芦,尤以N、P为最显;研究还表明,植物对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富集量和净化效率与生物量大小有关,当菹草保持其群体覆盖率为50%时,生物量最大,净化效率也最大。  相似文献   
343.
“三湖”水污染状况及污染防治技术分析(下)柯涌潮,陈兴吴2.厌氧一好氧一生物炭流程处理印染废水适用于印染废水、化纤生产废水、性质相似的其它废水。近3年来此项目已被应用在国内各地以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使用厂家有20多家,总的处理水量约40000~...  相似文献   
344.
根据包含有PBL湍流统计量的三维物质连续方程,作者设计了一个同时考虑大气参数的时空(三维)变化、多个连续污染源、线性的化学转化和迁移以及复杂地形影响的三维平流扩散模式,并将滇池地区整个PBL内连续实测的湍流统计量、拉氏时间尺度、中尺度流场和混合层厚度直接输入模式,对山谷风、湖陆风和城市热岛(昆明市)中尺度局地环流控制下的氟化氢浓度的日变化作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输入同一资料情况下,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大体上一致。  相似文献   
345.
滇池防护林体系计划于2010年在14.783万公顷林业用地内建成,按推算可使全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20.75%,固土能力增加75.14%,入湖泥沙减少48.72%,入湖总磷、总氮减少48.72%,并能使全流域防护林不总量达到18443.8万吨。  相似文献   
346.
几种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水的净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对香蒲、水芹菜、大藻、水葱和蔗草等5种水生植物进行了净化河道污水的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香蒲、大藻、水芹菜对污水中CODMn、BOD5、TP和TN均有较好的净化去除作用,去除率可达37%~52%。其中水芹菜对增加河道水中的DO含量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7.
在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上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以战略环评为引导,项目环评为补充的环评体系已势在必行,本评价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为原则,以保护滇池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在明确环境遗留的前提下。筛选山区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关键的环境要素,土地利用,排水和景观为战略要素,制订并运用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预测性SEA与监控制性SEA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   
348.
滇池入湖河道底质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滇池草海入湖河道底泥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特征、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入湖河道的底泥污染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49.
滇池水体BOD5和CODMn空间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滇池进行全湖集中采样和分析,揭示了滇池水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空间变化规律.BOD5和CODMn变化范围分别是2.3~7.9mg/L,5.1~15.4mg/L,BOD5平均值草海(5.9mg/L)高于外海(5.1mg/L)CODMn平均值外海(10.17mg/L)高于草海(8.67mg/L),2个指标在入河口水域都相对较高.水平方向上,BOD5变化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垂直方向向上BOD5随水深增加递减.而CODMn的高值区域主要出现在草海和外海海埂、盘龙江、大青河入湖口水域、西部观音水域以及东北部宝象河、东部梁王河和捞鱼河入湖口水域、东南柴河入湖口水域.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到水-沉积物界面水体,其CODMn都呈增加趋势.随着工业点源污染的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排入和面源有机污染物的输入以及内源释放是决定滇池BOD5和CODMn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0.
滇池水体中主要藻种毒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滇池的优势藻种,蓝藻“水华”含有毒素,微囊藻毒素分子量为904,实验中可使小白鼠肝脏充血肿大致死。滇池外虽然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但水体中藻毒素含量还比低,尚不会对动物及体产生大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