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432篇
安全科学   263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1108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273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本文结合水文规范的相关要求,对该系统在使用前的比测率定过程中加以分析探讨,为更多同等河段运用H-ADCP监测系统积累经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2.
曹文波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11-I0012
<正>天津国华盘山发电公司2014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26.6亿千瓦时;上半年机组供电煤耗完成313g/kW·h,机组综合厂用电率完成6.38%,发电水耗完成1.68 kg/kW·h,主要指标完成年度计划值和进度值。2014年上半年主要完成了2#机组的A级检修工作,完成了汽泵组改造、引风机改造、送风机改造、脱硝系统改造、少油点火改造、喷燃器改造项目,机组改造后机组供电煤耗降低7.3 g/kW·h;完成2#机组改造后性能考核试验,试验内容涉及汽泵组改  相似文献   
133.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冷杀菌技术,利用强烈的白光闪照进行杀菌。以枯草杆菌为目标微生物,对比研究脉冲强光与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并通过改变脉冲强光装置的输入电压和闪照次数,研究了影响脉冲强光杀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4.
以含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内循环泡沫浮选分离技术.探讨作为捕集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处理后泡沫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好分离效果,其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效果最佳。回收泡沫液中加入Na_2CO_3、NaOH或Na_2SO_4,其中加入Na_2CO_3、NaOH,SDS回收率较高,且回收后的SDS能够循环使用于浮选分离过程中,浮选效果与新配置SDS相当,脱除率达到96.81%。  相似文献   
135.
3种生物滞留设计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N)的有效控制具有挑战性.2015构建了3种不同设计的生物滞留设施: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CB)、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MB1)、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10%木块(MB2).在模拟城市地表径流水文、水质变化条件下,研究3种生物滞留种植植物、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NH_4~+-N、NO_3~--N)的去除作用.通过为期1年试验监测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平均值为(5.45±2.21)mg·L-1情况下,3种生物滞留对NH_4~+-N均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去除率95%).基质吸附、硝化与植物吸收是生物滞留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NH_4~+-N的主要途径.在进水NO_3~--N平均值为(5.88±2.32)mg·L-1情况下,CB、MB1和MB2出水NO_3~--N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04±2.64)、(0.84±1.18)和(0.26±0.48)mg·L-1,相应去除率分别为31.3%、85.7%和95.6%.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均可显著降低出水NO_3~--N浓度,减少NO_3~--N淋溶输出,提高NO_3~--N去除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反硝化是生物滞留去除NO_3~--N的主要途径.进水NO_3~--N浓度、水量、间隔天数是影响生物滞留出水NO_3~--N浓度的主要因素.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碳源,在水文、水质变化情况下,仍可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  相似文献   
136.
拱形抗滑桩墙支护结构体系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型试验相似比尺和桩土间应力协调要求,用机制砂、河砂、水泥、石粉等配置了40组(每组6个)低强度、低弹性模量的圆柱形微混凝土相似材料试件.测试结果表明:微混凝土具有和原型混凝土大致相同的应力应变阶段和破坏模式,可以模拟原型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破坏特征.砂率和石粉取代率不同时,微混凝土试件的轴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较大...  相似文献   
137.
景观病理学在开展病原扩散、病害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方面以其全新的视角,为森林病害的区域控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及理论支持。首次利用景观病理学原理和方法对河南省清丰县一个中型景观下杨树人工林干部病害发生特征开展了研究,目的是解析在大尺度下斑块类型和地理特征对杨树人工林病害发生的影响。在100 km2的调查区域,以种植方式和林分类型划分斑块类型,分析显示发病株率在不同斑块间差异显著:农田间作斑块的林木发病株率显著低于孤立斑块、纯林斑块、混交林等斑块的发病株率;但发病株率在孤立斑块、纯林斑块及混交林等斑块间无显著差异。抚育管理措施对预防和减轻杨树人工林干部病害的发生起到关键左右:精细管理林分(有修枝、施肥和锄草)的林木发病株率(p=0.001)和发病指数(p〈0.001)均显著低于粗放管理林分(无修枝、无施肥和锄草等)。人类活动,如无序修剪和放牧很可能是造成村落附近林分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林分的主要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以品种编号、树龄、树高、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林分类型、斑块类型、地理特征,等为自变量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模型。方程拟合达到极显著水平(Wald=71.248,p〈0.001)。方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68.2%,发病的预测正确率为79.8%。  相似文献   
138.
任东 《四川环境》1994,13(4):72-72
氯碱生产中含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泄漏及含氯废水的排放。虽然目前不少氯碱厂都采用加热脱氯或与热氯气交换吹出法脱氯,氯的脱除率一般只有70%左右,这样的含氯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之中仍将直接污染水体,并危及生态平衡。如果把所有含氯废水集中起来,中和盐水中的过量碱,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9.
《林业劳动安全》2002,15(4):42-42
国家林业局防火办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1988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5 992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近92.5万hm2。而在1989~2001年间,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6 574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为5.25万hm2,受害森林面积大大降低。另有相关资料显示,1989年前,全国每年平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8.5‰,是世界同期水平的8倍左右,而1989~2001年,年均受害率仅为O.31‰,大大低于世界1‰的平均水平,因森林火灾死亡的人数也大幅度下降。在气候条件极为不利,世界范围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能够连续多年保持较低的水平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40.
根据齐鲁石化公司局域电网谐波源的测试结果,并结合公司新区电网的特点,确定了谐波源治理方案,并在工程中实施。测试结果表明,治理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电网的电压畸变率被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