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03篇
安全科学   263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9篇
综合类   1086篇
基础理论   172篇
污染及防治   24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自从生物滞留技术用于净化雨水径流以来,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30余年。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中2010—2021年关于生物滞留技术研究成果的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生物滞留系统的设计构造参数、运行条件、溶解性风险污染物去除和径流控制模型等研究热点与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2.
郑少辉 《四川环境》2022,(5):137-142
北方干河流域径流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潜在蒸发量,影响累积污染排放率,导致污染削减强度过小,污染分析结果不准确,针对该问题,研究北方干河流域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建模分析。采用水文循环作为径流驱动力,数值分析北方干河流域径流影响因子,确定面源污染的扩散速度,输出面源污染特性,采用SCS径流曲线模拟地表流量数值,确定潜在蒸发量数值,控制累积污染排放率,构建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模型,完成北方干河流域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建模分析。采集径流污染数据,输入面源污染数据,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削减强度数值最大,符合实际径流面源污染态势。  相似文献   
193.
为改善微米零价铁(mZVI)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性能,该文采用黄原胶(XG)制备稳定化微米铁(XG-mZVI),通过渗流实验研究XG-mZVI的穿透曲线及其在砂柱中的分布规律,探讨XG浓度、孔隙水流速、石英砂粒径和非均质性对XG-mZVI在饱和砂柱中迁移行为和沉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XG浓度≥3 g/L时能够明显强化mZVI的迁移能力。XG-mZVI在砂柱中的迁移性能随石英砂粒径和流速的增大而增强。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穿透粗粒砂柱(1.0~1.7 mm)的XG-mZVI比穿透细粒砂柱(0.25~0.38 mm)的量多26.4%;在最高流速(0.99×10-3m/s)下穿透砂柱的XG-mZVI比在最低流速下(0.38×10-4m/s)的值高14.2个百分点。XG-mZVI滞留量由砂柱进水端向出水端递减,表明其被截留的主要机制是滤除作用。一维渗流条件下,渗透性变异层对XG-mZVI的沉积/释放机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4.
近年来农药厂搬迁后残留厂区土壤及水体中有机磷农药污染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机磷农药在水体中的毒性持久性、中间产物高毒性等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该文采用实验室臭氧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中乐果,由于臭氧在水中与部分有机物等形成多种自由基,该方法降解效率高、无二次污染风险,是绿色高效的降解方式。结果表明,臭氧通入纯水中,可以产生各种自由基等活性氧,通气20 min内可以降解水中近89.72%的乐果,但是过长时间的通气,臭氧降解并不能达到更高的降解率。在乐果污染程度越低的水体中,短时间的臭氧处理即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率。根据试验结果推测,臭氧产生的活性氧等对水中乐果的降解过程主要分为4种,包括P=S键的断裂、P-S键的断裂、S-C键的断裂和C-N键的断裂,形成相应的中间产物,再进一步氧化成相应的氧化物,C原子彻底氧化成CO2。可以将活性氧用于进一步降解土壤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和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5.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而短程硝化是当前众多新型脱氮工艺的关键环节,研究短程硝化泥膜混合MBBR系统可为污水厂脱氮工艺的升级奠定基础。填充率作为MBBR的重要工艺参数,极大地影响系统的运行效能。试验在4个MBBR泥膜混合系统中(填充率分别为100%、75%、45%、15%),开展了长达224 d的短程硝化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45%的系统中,亚硝酸盐积累率较为稳定达到99.42%,平均氨氧化速率较高为16.62 mg/(L·h)。微生物特征分析显示,在门水平,变形菌门、惰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等在各个系统中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好氧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omonas,其在填充率为45%的反应器内占比最高,在絮状污泥和生物膜上分别占比24.67%、30.73%。研究检测出亚硝酸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pira,其在各反应器中占比较低,说明亚硝酸氧化菌被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96.
景观病理学在开展病原扩散、病害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方面以其全新的视角,为森林病害的区域控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及理论支持。首次利用景观病理学原理和方法对河南省清丰县一个中型景观下杨树人工林干部病害发生特征开展了研究,目的是解析在大尺度下斑块类型和地理特征对杨树人工林病害发生的影响。在100 km2的调查区域,以种植方式和林分类型划分斑块类型,分析显示发病株率在不同斑块间差异显著:农田间作斑块的林木发病株率显著低于孤立斑块、纯林斑块、混交林等斑块的发病株率;但发病株率在孤立斑块、纯林斑块及混交林等斑块间无显著差异。抚育管理措施对预防和减轻杨树人工林干部病害的发生起到关键左右:精细管理林分(有修枝、施肥和锄草)的林木发病株率(p=0.001)和发病指数(p〈0.001)均显著低于粗放管理林分(无修枝、无施肥和锄草等)。人类活动,如无序修剪和放牧很可能是造成村落附近林分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林分的主要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以品种编号、树龄、树高、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林分类型、斑块类型、地理特征,等为自变量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模型。方程拟合达到极显著水平(Wald=71.248,p〈0.001)。方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68.2%,发病的预测正确率为79.8%。  相似文献   
197.
任东 《四川环境》1994,13(4):72-72
氯碱生产中含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泄漏及含氯废水的排放。虽然目前不少氯碱厂都采用加热脱氯或与热氯气交换吹出法脱氯,氯的脱除率一般只有70%左右,这样的含氯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之中仍将直接污染水体,并危及生态平衡。如果把所有含氯废水集中起来,中和盐水中的过量碱,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8.
《林业劳动安全》2002,15(4):42-42
国家林业局防火办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1988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5 992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近92.5万hm2。而在1989~2001年间,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6 574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为5.25万hm2,受害森林面积大大降低。另有相关资料显示,1989年前,全国每年平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8.5‰,是世界同期水平的8倍左右,而1989~2001年,年均受害率仅为O.31‰,大大低于世界1‰的平均水平,因森林火灾死亡的人数也大幅度下降。在气候条件极为不利,世界范围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能够连续多年保持较低的水平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99.
根据齐鲁石化公司局域电网谐波源的测试结果,并结合公司新区电网的特点,确定了谐波源治理方案,并在工程中实施。测试结果表明,治理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电网的电压畸变率被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0.
主要阐述了双氰胺废渣的主要成份及它在纲丝隔离胶及三角胶芯胶中的应用并与原助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