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随着国内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升,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面临尾水深度净化这一需求,反硝化滤池工艺是此领域的热门工艺。本文介绍了反硝化滤池工艺的原理和结构形式,分析了反硝化滤池工艺在尾水深度净化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采用微动力组合式生物滤池与潜流式人工湿地联合工艺治理某镇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规模600m~3/d。运行时进水水质:COD为150-200mg/L,氨氮为20-35mg/L,总磷为2-5mg/L,滤池具有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皆有一定的功效,电解装置显著除磷。总排口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3.
《环境》2004,(8):52
  相似文献   
54.
基于实际运行工况和数据监测基础,对天津市给水厂典型工艺的碳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给水厂总碳排放强度(以CO2-eq计)为0.254 kg·m-3,其中电耗和药耗碳排放占比分别为81.76%和9.15%.给水厂的关键电耗碳排放环节为送水泵房、超滤膜工艺和进水泵房,分别占总电耗碳排放的50.99%~73.51%、 17.64%~20.70%和17.97%~22.40%.次氯酸钠对药耗碳排放的贡献率为89.12%~90.30%,其余依次为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铵.传统净水工艺单元的电耗碳排放强度依次为:进水泵房>快滤池>沉淀池,在深度处理工艺线中依次为:进水泵房>超滤膜>机械混凝>澄清池.快滤池工艺线和超滤膜工艺线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070 9 kg·m-3和0.109 0 kg·m-3.超滤膜工艺能节约23%的药剂用量,而电耗碳排放是传统处理工艺的2倍.对关键环节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浊度、 pH、氨氮和温度等原水水质参数与次氯酸钠碳排放强度显著相关;出厂水压力、...  相似文献   
55.
生物膜法降解甲苯废气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降解甲苯废气,并对清水试验和生物膜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膜法降解甲苯这样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已不再是清水试验中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而是伴有生化反应的吸收过程,是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56.
根据昆山市中华园城市污水站的实际调试经验,探讨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进水浓度、混凝预处理、尾气预曝气、DO、反冲洗周期和强度等工艺参数的不断调整和控制,并总结出较佳的运行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运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在城市污水管道尚未形成管网的地方(如宾馆、住宅小区、机场、疗养院和渡假村等)和尚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直很难解决。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多年从事污水处理的经验,研制开发了HW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为不耗能、无须人工管理的全自动处理系统,且无需污水处理厂或有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所要的较高工程投入和运转费用,是目前处理生活污水较为理想的一种设备。 1 工艺流程 HW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和类似生活污水的工业有机污水,其主要处理技术类似A~2/0法,并可针对不同成份的污水在处理流程上作适当调整。这里仅就处理COD不大于500mg/l、SS不大于300mg/l的污水(出水达到国家排放二级标准)的典型工艺流程进行说明,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相似文献   
58.
探讨了对于难处理的化学药剂废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的可行性,分析了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若干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温度、pH值、气水比及水力停留时间等是影响滤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控制废水水温在15℃以是,pH在7.3.8.3之间,气水比10:1,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0h,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出水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8%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59.
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不需二沉池等优点.文中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曝气生物滤池在入库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情况下,对官厅水库入库水进行了曝气生物滤他的生物预处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温低于5℃,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较常温有所下降,在0.5~5℃时,CODMn平均去除率为33.1%,氨氯平均去除率为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