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971篇
基础理论   281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GIS技术和卫星遥感资料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FATS3.3分析了揭阳市惠来县1994-2001年的土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分别在类型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选择了部分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破碎度趋向加深,景观结构和斑块形状复杂性增加(尤以林地和其它用地严重);景观稳定性增加,优势度减少;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受人类干扰程度加深,说明惠来县城市化速度快,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各景观要素又有不同的景观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2.
朱润钰  甄峰 《四川环境》2008,27(1):5-11
城市滨水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区域,但伴随着城市职能的转型以及水运地位的下降,世界上大部分的滨水区都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然而目前,随着城市人群的生态需求与审美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城市滨水区又面临着复兴之势,这也对城市滨水号观设计以及作为其基础而存在的滨水景观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以成分代用模式评价方法为指导,以南京市莫愁湖滨水区为案例对其进行景观评价,并基于此获取影响滨水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期对以后的滨水区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研究点与村落中心间的距离作为人为干扰强度的划分指标,把村落按重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和轻度人为干扰3个等级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基质区,分析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与村级景观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相应增大,在中度人为干扰强度区,上述3种指数均最大,但优势度指数最小。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减小,斑块的相似性增强。  相似文献   
94.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地表径流中污染物排入河道水系,导致城市水体污染加重,局部地区出现黑臭现象。由于城市污染水体来源、成因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复杂多变,注重短期效应的单一修复技术难以持续有效改善水体水质,因此,需要分析污染成因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治理技术的集成与局部创新。基于阜阳市城区水系污染现状以及成因,采用以水功能区划和水质修复为目标的城市水系水质提升与保障技术体系,将管网改造截污、兴建调蓄池、河道清淤、蓄水活水工程、岸坡再自然化改造与植被景观工程等措施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与有序组合;并通过水质监测和现状调查比较该技术体系的修复效果,进一步从修复机制的角度分析各个工程措施在城市水系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属性。结果显示,与2017年修复工程实施前相比,2022年城区河道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劣Ⅴ类和黑臭水体提升到Ⅲ~Ⅴ类地表水标准,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可为我国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体系和示范。  相似文献   
95.
浅谈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滨海湿地现状及监测评价方法。对我国滨海湿地管理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96.
应用2007—2017年期间4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对三亚市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探求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三亚市内同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聚集程度降低,空间分布逐渐趋向于分散,不同类型的土地之间相互融合度较高,形状趋于复杂化,景观类型分布趋势呈均衡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强,景观复杂程度增高,土地利用的丰富程度逐渐加强。通过驱动因素分析,国家政策的导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三亚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我国典型滨海湿地环境评价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生态调查,构建了以自然湿地面积比例、人工岸线比例等8项因子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权重赋值后,阐述了数据处理和计算的主要流程,提出了滨海湿地环境指数CWEI的概念和表征意义。应用上述方法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典型示范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滨海湿地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8.
李沫 《干旱环境监测》2012,26(3):162-166,F0004
运用GIS、R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6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乌鲁木齐市5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2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其变化原因和内在规律,为研究区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对景观的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通过分析降水化学成分,探讨黄山景观区域降雨的微量元素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降雨中微量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降雨量、pH值、风向及溶解有机质等因素影响。来源分析和贡献估算结果表明,降雨中Mn、Cu、Pb、Cd、Ni、Co等元素受燃煤和交通污染排放的影响显著,贡献率均在98%以上;土壤源和人为源对Fe的贡献率分别为76. 9%、23. 1%,对Ti的贡献率为22. 8%、77. 2%; Sr主要受海洋源(28. 3%)和人为源(70. 5%)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浙江省嘉兴市1979~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评估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30多年来嘉兴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79~2012年,嘉兴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增加了136.6%,相应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5.5%。(2)1979~2012年,嘉兴市景观破碎度指数从0.6531上升到0.876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耕地景观破碎度指数不断增加、聚集度指数减小。(3)1979~2012年,嘉兴市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14.7%,2000~2012年嘉兴市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尤为显著,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价值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耕地为嘉兴市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占嘉兴市总生态系统服务的70%以上。(4)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嘉兴市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对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表明,耕地和水域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正相关,而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与生态服务价值呈负相关;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耕地破碎度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