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活性炭、浮石、陶粒和瓷环分别作为生物滴滤填料进行去除N2S恶臭气体的对比研究。活性炭和浮石对高效脱臭菌有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挂膜时间短,生物含量高而陶粒和瓷环固定期长,成膜较晚。在循环液流量为24L/h,气流量为0.5m^3/h,进气浓度在500mg/m^3的条件下,活性炭、浮石、陶粒和瓷环的成熟生物膜对H2S的去除率分别为99%、98%、95%和93%,从成膜到发生严重堵塞的生物增量的最大值分别是19.7、70.5、68.9、90.3mg/cm^3。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多孔浮石是优质的生物滴滤填料。  相似文献   
152.
滤食生物是摄水中浮游生物为食的水生动物,有调节和改善水质的功能。报道了滤食生物对水质修饰试验。结果显示在密度和配比适当的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3.
生物膜填料床内废气净化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废气生物净化技术中的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滴滤法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理有理论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4.
张梅梅 《交通环保》2003,24(Z1):122-123
目前天津港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为使污水进一步资源化、节约化,提出了采用连续微滤--反渗透工艺深化处理中水,使其达到绿化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55.
硫/石灰石滤柱的自养反硝化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花  王志石 《环境化学》1994,13(5):439-447
本文对用硫作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由脱氮硫杆菌进行的自养反硝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在滤料表面生物膜中的扩散过程对硫/石灰石滤柱的反硝化动力学影响很大。若扩散速率慢,硝酸盐只能穿过生物膜的一部分,则滤柱的反硝化速率遵循1/2级反应动力学;若扩散速率快,硝酸盐能穿过整个生物膜,则滤柱的反硝化速率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6.
以新型填料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异养脱硫细菌蜡状芽孢杆菌ZJNB-B3接种到含活性污泥和LEVAPOR新型填料的小试曝气液体反应器,研究此菌在活性污泥及在填料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属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在接种后的填料中相对丰度较高,而在活性污泥样品中相对丰度较低,其在培养了第10d的填料样品中已经达到最大相对丰度.因此该菌与新型填料的亲和性和成膜性较好.将该菌与新型填料应用于生物滴滤塔(BTF)处理屠宰污水站排放的H2S恶臭废气,风量处理能力为2000m3/h.结果表明,经该菌强化的BTF完成启动的时间比使用普通活性污泥接种的BTF缩短7d.强化的BTF在30d的稳定期试验中,当H2S进气浓度为4.92~9.54mg/m3时,对H2S去除率为98%~99%.当进气H2S在1.0~10mg/m3范围波动时,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10,21,30s时,去除率分别为94%、98%、99%以上,且受进气H2S浓度波动的影响不大.当进口负荷为0.60~1.14g/(m3·h)时,H2S去除率稳定在98%以上,H2S气体排放量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7.
利用正己烷降解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NX-1和二氯甲烷(DCM)降解菌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强化生物滴滤塔(BTF)同时净化不同疏水性的正己烷和DCM混合废气,研究了挂膜启动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BTF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与限制因素及生物膜相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己烷和DCM浓度均为100 mg·m-3,停留时间(EBRT)为60 s的条件下,运行25 d即可完成BTF的启动,正己烷和DCM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5%和100%.系统稳定运行时,正己烷和DCM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16.1 g·m-3·h-1和92.0 g·m-3·h-1.正己烷和DCM的去除过程分别受到传质限制与反应限制影响.BTF稳定运行后,塔内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含量逐渐增加至启动时的2.7倍,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PN/PS)从0.28增加至0.96.生物膜表面相对疏水性从21%增加至66%,Zeta电位从-12.7 mV降低至-9.2 mV.压降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良好拟合(R2>0.96).  相似文献   
158.
李冬  崔雅倩  赵世勋  刘志诚  张杰 《环境科学》2018,39(11):5074-5080
在污水处理厂室外,以A/O除磷工艺出水为基质,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生物滤柱反应器.反应器启动成功后,进水中投加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启动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NAD)工艺,研究SNAD生物滤柱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第119~128 d,CANON工艺氨氮去除率大于95%,最大出水总氮浓度为13. 0 mg·L~(-1),超过了北京市地标一级A排放标准.第129 d在进水中投加葡萄糖30 mg·L~(-1)启动SNAD工艺,第133~187 d时SNAD工艺总氮去除率在85%左右,出水总氮浓度为5. 5~7. 3 mg·L~(-1).第195d观察到滤柱出现堵塞现象,在第196 d对反应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30d期间,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大于85%,出水总氮浓度维持在6. 2~7. 2 mg·L~(-1).与CANON工艺相比,SNAD工艺提高了总氮去除率,将出水总氮浓度降低了6 mg·L~(-1),使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达到北京市地标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9.
对添加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后生物滴滤塔(BTF)去除乙苯废气的效能及滴滤塔中微生物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鼠李糖脂对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效能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鼠李糖脂在浓度为21.6 mg·L~(-1)时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BTF2(添加鼠李糖脂)和BTF1(对照)在挂膜启动期间生物量都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添加鼠李糖脂的BTF2在第35 d时生物量比BTF1增加了39.62 mg·g-1.BTF2的挂膜启动时间比BTF1缩短了5 d,并且系统挂膜稳定后对乙苯废气的去除率提高了12%.BTF1和BTF2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优势菌群是变形杆菌门.在BTF1系统中,变形杆菌门占62.3%;在BTF2系统中,变形杆菌门占81.9%.在属水平上,BTF1下层系统的主要优势菌属占45.7%,在BTF2下层系统主要优势菌属占73.4%.研究表明,在BTF系统中添加鼠李糖脂可以促进优势菌的富集生长,缩短系统启动挂膜时间,强化BTF系统对乙苯的降解,并提高BTF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0.
采用树脂吸附脱附的方法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6种亲疏水性有机物进行了分离,其中,亲水中性物质是SMP的主要成分,占总有机物的74.84%.多糖、蛋白质和腐殖质类物质在亲疏水性有机物中均有分布.采用恒压死端过滤的方式对比分析了6种亲疏水性有机物的微滤特性,发现在TOC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亲水性碱(HIB)是造成膜通量下降最快的物质,其次是亲水中性物(HIN)和疏水性酸(HOA),膜通量下降速率与有机物平均粒径呈指数相关关系(R2=0.9965).采用过滤模型对微滤过程进行拟合,HOA、HIN和HIB的过滤过程分别符合标准堵塞模型、中间过滤模型和滤饼过滤模型的特征,与其粒径分布特征相对应.试验进一步对比了亲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层的可逆性,结果表明HIN造成的膜污染不易通过物理反冲洗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