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31.
利用卫星的TM片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与监测一种快速,准确,全面,系统的现代化科学方法。本文介绍从建立卫片地面解译标志入手,以植被盖度为桥,建立卫片光密度反射值与土壤侵蚀量间关系,并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辽东山区和辽西丘陵区几种不同坡度非耕地区的土壤侵量分析,从而为利用卫片及时准确地掌握水土流失情况,研究水土流失规律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2007年10月11日18时40分,山东籍驾驶人吴某驾驶一辆车牌号为鲁L25322的重型大货车由龙岩往漳州行驶,行至漳龙高速公路溪长下坡路段时,由于未按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警告标志要求挂低档行驶,导致刹车失灵车速失控,车辆追尾碰撞前方一辆中型厢式货车后,冲出路右护栏翻入坡底,造成乘车人毛某当场死亡,其余两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20t/h沸腾炉烟囱冒黑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横埋管上敷设卫燃带解决给煤口燃烧不充分,从而解决烟囱冒黑烟的技改方案。该方案投资少、效果显著,值得同类型的锅炉借鉴。  相似文献   
34.
太滆南运河入湖河口沉积物氮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入湖河口沉积物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和空间分布状况,于2012年4月在太滆南运河入湖河口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对沉积物中的氮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NH+4-N、TN和Org-N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同步性.NH+4-N与Org-N、T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Org-N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Org-N是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氮素的主要成分,平均值为2 843.77 mg·kg-1,占TN的质量分数为93.38%;氮素的水平分布存在差异:TN和Org-N的含量在入湖河干流延伸方向上,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偏离干流延伸方向上,呈"W"型波动变化.NH+4-N含量在距河口100 m内迅速下降,100 m后在波动中保持低水平.NO-3-N含量在0~800 m内保持平衡,800 m后迅速升高;氮素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在入湖河干流延伸方向,NH+4-N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升高,NO-3-N呈现出底层富集向表层富集转变的趋势,TN和Org-N的含量自表层向底层富集.  相似文献   
35.
漳卫南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最佳管理措施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华山  徐宗学  刘品 《环境科学》2013,34(3):882-891
制定实施流域TMDL(total maximum daily load)计划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借助水文模型量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设置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实施非点源负荷削减.采用构建的SWAT模型估算了漳卫南运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丰、平、枯)非点源负荷大小,分析了非点源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丰水年总氮非点源负荷占总负荷的0.07%,总磷非点源负荷占总负荷的27.24%.空间上,流域非点源输出负荷较大的区域主要为具有一定坡度的农业用地和城镇居民用地.对照基准情景非点源输出负荷,通过对47种不同BMPs控制措施的模拟,核算出不同BMPs对8个优先控制子流域的有机氮、有机磷、硝酸盐氮、溶解态磷和矿物磷共5种污染物的削减效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BMPs的费用效益,优选出漳卫南运河流域最佳的总氮和总磷污染物削减措施为修建植被型沟渠,其TN、TP单位削减费用分别介于16.11~151.28元.kg-1和100~862.77元.kg-1之间,该项措施是47种BMPs中最经济有效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提供科学依据,为流域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
太滆南运河入湖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滆南运河是太湖15条入湖河流之一,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呈现出明显的氮磷污染特征,成为影响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太滆南运河小流域和水质污染分段的特征,计算了研究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削减量。以区域内分段入河河流环境容量为前置约束条件,以构建保障太湖入湖水环境安全的三道生态屏障为重点,以控源截污为主要手段,开展太滆南运河水环境生态系统修复,提高入湖河流的生态承载能力,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漳卫南运河流域地表水中USEPA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2008年4月、10月水中PAHs总量分别在31.7~74.5ng.L-1、45.3~99.0ng.L-1之间,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整体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四女寺污染最严重;河口污染最轻.整体上看,10月份PAHs浓度比4月份略有增加.从16种多环芳烃单体的组成来看,漳卫南运河PAHs以2环、3环、4环为主.本研究提出了新的∑PAHs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结果表明,4、10两个月份最高风险商值(RQ∑PAHs(MPCs))均为0,最低风险商值(RQ∑PAHs(NCs))值分别在34.7~111.0、20.4~88.8之间,平均值分别为58.4、49.8.∑PAHs在7个采样点均呈现低生态风险,且4月份生态风险略高于10月份,风险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的四女寺,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的河口.源解析结果显示,漳卫南运河流域PAHs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煤炭及薪柴燃烧的影响,四女寺和河口地区受到一定的石油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Zhangweinan canal sub-basin (ZWN) has the most serious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and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in north of China. To calcul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n ZWN,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design flow rates and degradation coeffcien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90% and 50% hydrological guarantee flow rates were suitable to be the design flow rates for rainy and dry seasons, respectively. Degradation coeffcients of CODMn and NH3-N were 0.25 day−1 and 0.15 day−1 for branch streams and 0.5 day−1 and 0.25 day−1 for mainstreams, respectively in ZWN. With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i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82,139 tons/yr for CODMn and 2394 tons/yr for NH3-N in ZWN.  相似文献   
39.
树干对红树林湿地CH4和CO2的排放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红树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子,于2017年9月利用树干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以漳江口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潮滩(中、高潮滩)下秋茄树干CH4传输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特征.结果表明:①中潮滩秋茄树干CH4传输速率[(91.19±16.63)μg/(m2·h)]显著大于高潮滩[(0.71±0.24)μg/(m2·h)](P < 0.001),而中、高潮滩秋茄树干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秋茄树干CH4传输速率受土壤孔隙水的影响较大,与土壤孔隙水中c(CH4)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孔隙水中ρ(DON)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③秋茄树干呼吸速率与胸径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并呈极显著性幂函数回归关系(P < 0.001),而树干CH4传输速率不受胸径大小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红树林湿地的空间异质性相比,植物特征对树干呼吸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反,对于树干CH4传输速率,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比植物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0.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出发,定义了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并提出基于HEGdca的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2010年为评价水平年,评价了漳卫河流域给定水利工程条件应对不同程度气象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流域多年平均缺水率为衡量标准,漳卫河流域当前(2010年)的水利工程条件整体可以有效应对不超过30年一遇的干旱。评价结果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流域抗旱规划和干旱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