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598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81.
对嘉陵江河口段2010年2,3,4月枯水期选取总磷(TP)、叶绿素a(Cha)含量、pH值、溶氧量等作为指标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量的持续减少、气温的回升、蒸发的加快、水位的下降等使得干旱期嘉陵江富营养化有加重的趋势。4月份嘉陵江降雨增加、旱情有所缓解,各项指标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下降,同时在温度上升、营养盐输入等大环境的影响下各富营养指标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升。三峡大坝建成后富营养化成为水环境突出问题之一,特别是对干旱期内嘉陵江富营养化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监督保护嘉陵江生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良好,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的环境逐步改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城市噪声污染较轻。松花江水质稳中趋好,为轻度污染,部分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出境水质达标的频率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3.
现状 2009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届时与会各国将缔结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84.
本文以贵州10个径流站覆盖近50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1956~2000)及19个气象站同期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流量历时曲线FDCs等方法,分析了时间变异点(1986年)前后贵州8大主要流域的径流过程的年度和季节变化、洪枯水变化规律及其演变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规律上看,贵州主要江河近50年间径流变化大部分测站呈现小幅增加趋势,个别下游水文站径流呈明显增加趋势;(2)1987~2000年期间贵州的汛期径流和1956~1986年期间相比更加集中了;(3)贵州大多数水文站月径流洪水指标(Q5)在1986年后有不同幅度增加,而枯水指标(Q95)1986年后涨跌互现。与之对应的洪水指数(Q5/Q50)及枯水指数(Q95/Q50)也存在类似规律;(4)从空间规律上看,贵州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径流减少,其它地方(主要集中在乌江上游)增加。贵州1986年前后近50年时期内的降水及蒸发的空间规律与其径流变化空间规律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贵州过去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保证并促进贵州地区区域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5.
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但结构上长期以来一直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电力以及其他能源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21世纪以来能源使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预测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在较长时间内仍呈现不合理格局,这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直接从能源利用效率上看都是不合理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6.
2007年7月在暴雨激发下,重庆境内多处暴发泥石流,本次泥石流的集中暴发是地形地貌、物源和暴雨等多因子耦合异变的必然结果,打破115年记录的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客观因素,但人类工程活动,如山区城镇建设、采矿、交通建设等造成的弃渣、毁林,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对本次泥石流形成条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历史泥石流事例、山洪、水土流失分区、地形地貌、物源、气候等因素,对重庆境内泥石流发育趋势进行了初步分区;并基于成因分析、机理研究和泥石流分区,提出了重庆境内泥石流灾害有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7.
通过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5~200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螳螂川水质现状,并进行各监测断面以及沿程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就螳螂川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及河流污染特性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8.
《世界环境》2009,(1):94-94
美联社2008年12月17日报道 未来数十年内,在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下,美国中西部的暖冬现象将加剧,动植物生长季节变得更长,这导致玉米农作物害虫的数量会增多。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称,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也意味着:一旦如此,玉米和其它作物的产量将减少——农民将在控制治理害虫上支出更多。  相似文献   
189.
乌海-鄂托克-乌斯太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海-鄂托克-乌斯太地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现状、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该区域环境污染成因,最终有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0.
测测你的生态知识有多少。使用光伏电池或者荧光灯,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对逆转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给人们一个生态友好型环境都很有帮助。请检测一下,看看自己对"走向绿色"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