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评价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对河口生态管理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是珍稀鱼类保护的基础。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借助专家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由物种濒危系统、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3个子系统及其指标集组成的鱼类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和标准。为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基于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进行鱼类优先保护多目标决策评价,进而建立了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建立的模型对漳卫新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在河口生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2.
潮汐河网区水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分配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潮汐河网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的两种方法和水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的六种方法。对各种方法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23.
感潮河网水域(广州河段)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潮河网地区的污染物质混合输移的机制十分复杂,本文结合广州河段1987年枯水期的水文水质同步实测资料,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识别等方法,对感潮河网地带的纵向离散系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天然河流的振荡剪切离散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解析分析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等效离散系数D*与振荡剪切离散系数D-的关系;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断面的D*/D-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为广州河段提供了D*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524.
摘要:沉积物中氨氮(NH4^+-N)的释放与氧化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本文通过室内模拟,构建饱和(BH)、好氧(HY)、缺氧(QY)和厌氧(YY)等四种上覆水溶氧(DO)条件,研究九龙江口湿地两种沉积物(红树林、光滩)中NH4^+-N在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与氧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两种沉积物氨氮的释放、氧化存在显著差异。首先,红树林沉积物上覆水NH4^+-NN的累积释放量是光滩沉积物的1.9-4.5倍,其中红树林沉积物上覆水NH4LN释放量分别达到1.64mg(BH)、2.07mg(HY)、3.47mg(QY)和3.20mg(YY),而光滩沉积物则分别为0.85mg(BH)、1.00mg(HY)、0.77mg(QY)和1.27mg(YY)。在较高DO条件下两种沉积物NH。’一N均呈低释放状态,而在较低DO条件下则呈高释放状态。另外,四种溶氧条件下红树林沉积物NH4^+-NN的释放速率(N43.73-78.51mg-m^-2-d^-1)和氧化速率(N26.19-40.68mg-m^-2-d^-1)均高于光滩(分别为N14.50-19.22mg-m^-2-d^-1和N8.89-22.53mg-m^-2-d^-1),原因可能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种类丰富,群落多样性更高,矿化和硝化作用强烈。本文明晰了不同溶氧条件下河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NH4^+-N的迁移转化过程,可促进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以及近海水域富营养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25.
曹琼  黄佳芳  罗敏  谭季  仝川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3):1335-1345
以闽江河口为研究区域,配对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的植物、土壤(0~100cm)及由其围垦而成的水产养殖塘沉积物(0~100cm)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含量,计算生态系统碳储量...  相似文献   
526.
Three sediment cores were collected in November 2003 from Dagu estuary to Qikou estuary. The main polluted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of tidal zones for the Bohai Bay have been foun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the contents of geochemical elements (Fe, AI and Mn) and the size of grain. The dominating contaminative elements in tidal sediments of Bohai Bay are Pb, Zn and Cd. Their contents are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upper limit of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and they have very faint correla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ntents of geo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 size of grain, indicating the anthropogenic enrichment. Especially,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ollution sources and the history of heavy metals in the Dagu estuary has been done using the dated results. The contamination by Zn and Cd also started in the middle 1950s, while the contamination by Pb appeared in the early 1940s. The pollution by Zn and Cd mainly originate from sewage discharge, while the pollution by Pb has many sources, like atmosphere deposition and industrial discharRe.  相似文献   
5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