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41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945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实验以扎龙湿地底泥做为介质,模拟表面流湿地系统,研究了不同底质和进水浓度对表面流湿地净化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各个指标去除率均值,变异系数和方差的综合分析,表明在本实验设计的高、中、低3种浓度梯度下,高、中浓度进水时,湿地底质的净化效果更好。粘土对TN、NO3--N去除效果最好,粉砂土对NH4+-N、COD去除效果较好。3种底质对磷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随着进水浓度的不同,底质因素的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粘土和粉砂土的去除率受进水浓度影响大,亚砂土的去除效果相对稳定。实验结果客观反映了扎龙湿地不同底质地段的净化污水功能,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不同浓度的污水水质和选择最佳净化效果的湿地底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2.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杜梅先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367-2372
以HNO3、NaOH、FeCl3和海藻酸钠(SA)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种改性粉末活性炭,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FeCl3直接改性和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末活性炭(分别标记为PAC-3和PAC-6)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最强,在室温(20±1)℃下,处理质量浓度为30 mg/L的Cr(Ⅵ)溶液25 mL,pH为4.02,PAC-3用量为0.25 g,静置吸附90 min,吸附率可达98%,吸附后的PAC-3可用0.1 mol/L NaOH溶液洗脱,可回收Cr(Ⅵ)。共存物质中,NaNO3和PO34-对Cr(Ⅵ)的吸附基本无影响,Na2CO3和Na2SO4有抑制作用,其中Na2CO3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推测,吸附机制是静电吸引、络合反应、离子交换和还原反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改性钢渣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采用恒温振荡方法对高温活化改性钢渣做了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改性钢渣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氨氮初始质量浓度〉钢渣粒度〉改性方法 〉溶液pH〉吸附时间,经过改性,提高了钢渣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能力,其中经过700℃高温活化改性效果最佳;高温改性钢渣对低浓度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3,作用机理为表面吸附,即单层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8491 mg/g。  相似文献   
974.
严良  杨敬一  徐心茹 《化工环保》2015,35(6):656-661
采用破乳-絮凝法结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处理塔里木油田含油污水,以水样的油含量、Zeta电位、显微照片、界面张力为考察参数,得到一种新型水处理剂NP-22。NP-22为有机硅改性破乳-絮凝剂,其配方为破乳-絮凝剂YL-7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的质量比95∶15。在NP-22加入量90 mg/L、反应温度45℃、沉降时间90min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含油污水,水样的油含量由728.8 mg/L降至34.3 mg/L,除油率达95.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YL-7复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975.
张权  陈文生  洪亮  褚洪潮 《化工环保》2014,34(2):191-195
以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对叔辛基苯基聚己二醇醚(Triton X-114))为萃取剂,采用浊点萃取法萃取沉积物中的15种多环芳烃(PAHs),并利用HPLC技术测定15种PAHs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 3%(w)、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中SDS含量 50%(φ)、Na2SO4含量 8%(w)、萃取温度 60 ℃、超声萃取时间 10 min 时,15种PAHs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0.999 7,检出限0.4~8.2 μg/L,加标回收率71.22%~97.36%,相对标准偏差0.92%~4.36%(n=6)。  相似文献   
976.
选取4种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石油降解菌(包括根瘤菌(A)、节细菌(B)、嗜盐菌(C)和芽孢杆菌(D)),对模拟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微生物修复实验。考察了4种菌单独使用时的石油降解率,确定了混合菌的最佳配比和菌群的最优培养条件,并对比了微生物修复前后土壤的各项性质。实验结果表明:4种菌均可提高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使用D菌时石油降解率最高;当混合菌的w(A)∶w(B)∶w(C)∶w(D)=12∶2∶21∶65时,在培养条件为混合菌接种量122.0 mL/kg、土壤含水率14%(w)、鸡粪加入量90 g/kg、麦糠加入量150 g/kg和表面活性剂加入量22 mL/kg的情况下,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40 d后石油降解率达66.95%;经混合菌修复的石油污染土壤,其肥力明显升高,脱氢酶、过氧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升高,微生物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77.
研究了水体污染物α-萘酚在表面活性剂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碳糊电极上对α-萘酚测定的增敏机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CTAB增敏下,利用碳糊电极对水体污染物α-萘酚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在pH=5.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α-萘酚在0.470V处出现了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与α-萘酚摩尔浓度(1.0×10-5~5.0×10-4 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6 mol/L。  相似文献   
978.
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及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滴定法制备RL/柴油/正构醇/水柴油微乳体系,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Km)、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种类及用量(δas)及离子强度对柴油微乳体系最大增溶水量(Wo)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柴油微乳体系的运动粘度(μ)和表面张力(γ)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法测得RL在柴油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g/L。当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柴油的质量比Km为0.02,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δgs为0.1,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0.06%时,柴油微乳体系的肛和T较低,形。最大,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79.
表面活性剂改性活性炭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蕊  葛滢 《环境工程学报》2013,7(6):2233-2238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改性剂对粉末活性炭(AC)改性,研究了SDS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稳定性,用比表面积测定仪、Zeta电位测定仪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阳离子染料。结果表明,改性剂SDS浓度等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改性后活性炭(SDS-AC)对SDS吸附稳定,SDS在纯水和染料溶液中的解吸率分别为19.4%和1.6%。pH对活性炭吸附阳离子橙染料影响较小,SDS-AC和AC对染料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4 h和12 h,SDS-AC和AC对阳离子橙染料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拟二级反应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SDS-AC对阳离子橙染料的最大吸附量较AC提高47.8%,SDS-AC对阳离子橙染料的吸附机制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下的单分子层吸附,其中化学吸附是主要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980.
表面活性剂淋滤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纵向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为对照、设置1倍(1 CMC)和2倍临界胶束浓度(2 CMC)浓度,研究了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曲拉通X-100(TX-100)对人工污染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纵向迁移的影响,土柱中上层为PAEs污染土(3 cm),下层为清洁土(20 cm)。CTAB和SDBS在2 CMC时、TX-100为1 CMC时可增强污染土中PAEs的纵向迁移,其中DMP和DEP有无表面活性剂均可发生迁移,在相同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延长老化时间对污染土中PAEs的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CTAB和SDBS在2 CMC时,清洁土中PAEs总含量较低,但TX-100在1 CMC时较低。清洁土中PAEs总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老化时间较短时,土壤有机质对PAEs在清洁土柱的迁移影响较小,老化时间的延长对清洁土中的PAEs迁移影响较大。3种表面活性剂均可有效促进清洁土中DMP和DEP的迁移,CTAB和SDBS在2 CMC、TX-100在1 CMC时可促进DNBP和BBP的迁移,但3种表面活性剂对清洁土中DNOP迁移的影响较小。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相比,混合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污染土中PAEs的迁移,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清洁土中PAEs的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就整个土柱而言,单一表面活性剂CTAB和SDBS在较高浓度时、TX-100较低的浓度时对PAEs的淋滤效果更好;在较短老化时间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对淋滤率没有显著影响;老化时间延长有效降低了淋滤率;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淋滤率有明显提高,更有助于PAEs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