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744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16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消防队吗?武进区横林镇江苏贝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开槽车间着火啦。火势正在蔓延.请你们赶快来救火!”9月4日下午4时30分.常州市消防支队119火警调度台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5个公安消防中队80余名官兵迅速赶赴现场.一场针对工业大跨度厂房的灭火联合演练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92.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学生宿舍的防火管理,做到不在宿舍使用煤炉或其他明火煮食品;不乱接电气线路和违章用电;不使用蜡烛照明看书;住宿不超过限定人数;宿舍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  相似文献   
93.
由雾滴的表面的组分方程和能量方程入手,探讨雾滴在静止的高温环境中的热质交换及生存时间。应用折算薄膜理论,通过特征时间的比较,提出雾滴与高温环境主要通过沸腾机制实现热质交换;考虑滴径与速度变化的耦合作用,应用数值方法研究雾滴在强迫对流环境中与高温环境的热质交换情况。结果表明:对于滴径较小的雾滴不可能达到火焰区或可燃物表面实施火焰冷却和表面冷却,其灭火作用主要依赖于汽化吸热。  相似文献   
94.
化工企业一些管道、容器中存在酸、碱、硫氨等有害介质.日常维修补焊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这些内部有害介质的影响,使得焊接效果非常差甚至失败,多年来给维修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相似文献   
95.
陈云生 《环境技术》2008,26(5):16-18
本文阐述了在恒温油槽中水介质和油介质升温时间的关系,为了用水介质代替油介质进行升温试验,并保证试验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熊珊珊  田兆君  禄伟  银亚飞 《安全》2018,39(1):58-60
本文综述了常用防灭火材料(阻化剂、惰性气体、胶体以及泡沫载体)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防灭火性能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影响其防灭火特性的因素,意在引导今后改善防灭火性能的方向,推动防灭火技术的发展,促进煤炭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97.
黎可  王青松  孙金华 《火灾科学》2018,27(2):124-132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灭火方案,基于火探管灭火技术同时利用新型清洁灭火剂Novec 1230,组装成火探管灭火系统。在灭火测试平台上以功率为200 W的电热管作为外热源引发单电池或电池模组热失控,通过改变火探管的布置位置,记录相应的灭火行为以及灭火效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探管灭火系统直接布置在电池正上方时,在起火后的5.6s内控制火情;随着灭火剂用量增加可以显著降低体系温度,防止电池复燃以及连锁热失控现象发生;火探管有效覆盖区域外的失控电池作为热源将继续加热临近电池,引发连锁热失控,造成灭火系统失效;根据电池热失控后的燃烧行为以及传热行为,提出相应的火探管灭火系统复合方案。  相似文献   
98.
为使瓦斯抽采效果在技术、经济方面达到最佳,研究了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和钻孔的合理布孔间距。将煤层视为双孔隙双渗透率弹性介质,推导了煤基质、裂隙渗透率演化方程,综合考虑了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煤层双重介质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钻孔瓦斯抽采模拟,分析了钻孔间距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钻孔间距的瓦斯压力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先快速下降再趋于平缓,且钻孔间距越小,瓦斯压力下降越快;随着钻孔间距的增大,O点消突时间逐渐增加,与钻孔间距呈二次方关系;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钻孔间距5 m时瓦斯抽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
为了合理设计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方案,以晋牛煤矿13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采空区进、回风侧布置束管监测系统,连续测定采空区气体浓度变化,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区域,并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流体力学COMSOL计算软件,研究不同注氮量、注氮位置下采空区氧化自燃带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氮量和注氮位置参数的变化,对氧化自燃带上界限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氧化自燃带的下界限影响比较显著;最合适的注氮位置应该在距离切顶线30 m左右,运用Origin软件得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宽度呈指数关系,由拟合式计算出最优注氮量为386 m3/h,此时氧化自燃带的宽度为31.5 m。  相似文献   
100.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污泥好氧发酵堆体的多孔介质模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获得了堆体的通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功能膜压差与透气量之间的关系,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堆体不同截面形状及底部通风管数量对堆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通风管数量及截面几何形状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奉贤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发酵仓进行堆体流场模拟,确定堆体采用小拱形截面形状,堆高2 m,宽8 m,底部设置4条通风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