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25篇 |
免费 | 1793篇 |
国内免费 | 5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46篇 |
废物处理 | 36篇 |
环保管理 | 473篇 |
综合类 | 4343篇 |
基础理论 | 990篇 |
污染及防治 | 258篇 |
评价与监测 | 262篇 |
社会与环境 | 219篇 |
灾害及防治 | 20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423篇 |
2023年 | 668篇 |
2022年 | 776篇 |
2021年 | 761篇 |
2020年 | 650篇 |
2019年 | 506篇 |
2018年 | 408篇 |
2017年 | 457篇 |
2016年 | 428篇 |
2015年 | 476篇 |
2014年 | 767篇 |
2013年 | 533篇 |
2012年 | 676篇 |
2011年 | 654篇 |
2010年 | 544篇 |
2009年 | 507篇 |
2008年 | 529篇 |
2007年 | 347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236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垃圾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状况,本文建立了综合考虑含水层易污染性、地下水资源功能价值及垃圾场自身潜在风险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对垃圾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垃圾场含水层易污染性情况采用DRASTIC模型进行评价,地下水资源功能价值和垃圾场潜在风险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价。以成都市某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地区为例,在对地下水污染的污染途径、污染受体和污染源分别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分别对研究区含水层易污染性、地下水资源功能价值和垃圾场潜在风险指数进行计算,确定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此垃圾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级别为较高,评价结果与实地调查情况和相关研究相符,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682.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乙二胺四乙酸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乙二胺四乙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乙二胺四乙酸项目为例,分析乙二胺四乙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83.
阳澄湖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阳澄湖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阳澄西湖的下湖湾为研究对象,又进一步进行水源地重金属的来源分析,分别计算出重金属污染物经由河流汇入、底泥释放和大气沉降进入湖体的总量。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为9.14E-06a^-1,并且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2)湖区工业是阳澄湖重金属的最大来源;(3)底泥释放也是一个重要的重金属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685.
环境问题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具有社会稳定风险,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环境立法应当充分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和环境敏感期共存、环境风险高发期与环境意识升级期叠加的严峻形势,妥善应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新挑战,并有所创新,积极探寻保障公共环境权益的新机制。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通过合法程序,化解重大环境纷争的有效途径,应予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686.
深圳市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以深圳为研究区域,选择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为目标物,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88个,调查样品中PAHs的赋存状态,以此为基础,分析土壤PAHs污染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初步评估深圳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的28种PAHs(Σ28PAHs)、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Σ16PAHs)和7种致癌PAHs(Σ7Car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7 939 ng·g-1、2~6 745 ng·g-1和未检出~3 786 ng·g-1.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Σ16PAHs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果园和林地.来源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样品Σ16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75.1%和68.2%.研究还发现高分子量PAHs浓度和城市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深圳市土壤中PAHs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87.
正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克服困难,改革创新,尤其是要增强信心,力争在改革中、变革中有所作为。要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强化各种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之带来的是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实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结合港口规划环评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评的技术路线和评价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重点内容从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承载力、公众参与和风险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为其它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89.
以浙江台州6家典型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为代表,对其排放工艺废气中的18项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征污染物(如甲苯、甲醛、二氯甲烷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并采用臭氧产生潜力(OFP)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对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进行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排放的总VOCs浓度为14.9~308.6 mg·m-3,其产生环境危害的OFP值为3.1~315.1 mg·m-3,主要贡献物质为甲苯、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等6种物质,存在较大的潜在环境危害.另外,健康危害中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和总致癌风险指数介于9.48×10-7~4.98×10-4a-1和3.17×10-5~6.33×10-3之间,主要是苯、甲醛和二氯甲烷这3种致癌物. 相似文献
690.
2011年8月,对湄洲湾海域表层水体中雌激素类化合物(EDCs)进行了调查。在湄洲湾表层水体中,仅检出雌三醇(E3)、双酚A(BPA)和4-壬基酚(NP)三种EDCs,其总浓度范围为:(15.47~1997.74)ng/L,平均值为274.64±545.91 ng/L。以BPA和NP为主雌激素污染处于中等的水平,湄洲湾中部密集工业污水排放是其主要来源。BPA的浓度从湾内向湾外有逐渐递减的趋势,NP的浓度在大多数站位水平相当,湄洲湾的水动力条件及沿岸的化工企业污水排放影响其的分布。利用商值法得出湄洲湾BPA的残留水平存在生态风险,联合雌激素效应作用可能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