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7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5月至10月,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空间结构分形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存在良好的静态分形关系,其分形维数(D)是对地上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积累规律的表征;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对数值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介于0.579~0.919和0.655~0.914之间(P<0.01,D值介于1.778~3.414和2.238~3.924之间,各时期地上生物量均以株高的幂函数形式积累;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静态分形关系D值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其变化均符合抛物线模型(P<0.05),而局部波动又与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关;生长季内,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动态分形关系的D值分别为2.749和2.738,说明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具有自相似性,符合幂函数增长的分形生长过程。研究还表明,仅用D值来刻画不同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积累与展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用于测度和描述一种植物体生物量的空间积累及其对空间的占据,而一般不能用于植物间相应指标的类比;导致不同植物D值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植物生长所处生境、外在因素以及模型参数(C)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1974年4月22日和1979年7月9日在江南水乡溧阳先后发生的两次中强地震的灾情进行回顾以及地方地震部门在抗震救灾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同时,对这两次中强震前的相关异常进行分析,这样可为我们今后的地震预报提供参考,也可为我们以后的抗震设防和抗震救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沉积物颗粒表面分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分子表面积TSA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出吸附分子的尺度,采用分形吸附等温线法计算出妫河沉积物的Ds为2.379,官厅沉积物的Ds为2.836.基于沉积物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采用FHH(Frenkel-Halsey-Hill)方程计算出两种沉积物的表面分形维数Ds,发现官厅沉积物与妫河沉积物的Ds相差不大;温度影响Ds主要是由于升温改变了沉积物的组成与结构.在本实验中采用热力学模型(thenmodynamic model)计算出的Ds值大都超过3.此外,沉积物的Ds与其比表面积、矿物含量、CEC、有机质的相关性差.以萘、菲、芘作为码尺计算出的Ds并不完全是表面空间填充能力的客观表现,而是表面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分形维数的长汀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对研究区2000年、2009年、201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形动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多年的治理工作,长汀县的土地覆被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裸地面积持续减少。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2000?—?2009年,耕地、建设用地分维值呈增加趋势,空间形态趋于不规则;林地、裸地和水域分维值减少,空间形态趋于规则。2009?—?2016年,耕地、裸地和水域斑块分维值呈上升趋势,空间形态趋于不规则;而林地和建设用地斑块分维值趋于下降,空间形态趋于规则。总体上土地利用分维值仍有增大的趋向,土地斑块的稳定度趋于下降。土地利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强烈,合理协调人地关系,避免治理成效出现反复,仍然是水土流失区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该研究采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成都一次灰霾污染过程中,PM10浓度在灰霾消散前后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灰霾消散前后PM10浓度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运用相位随机替代法与随机重构法,对导致PM10浓度多重分形特征的动力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度灰霾期间,长期记忆机制在PM10演化中均占据了主导控制作用;灰霾消散期间,虽然降水过程使得PM10多重分形特征的动力来源有所变化,但长期持续机制仍是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动力来源。尽管从表观上来看,大气降水过程显著降低了大气PM10浓度,但由于其内在动力机制并未得到本质的破坏,长期记忆机制仍是PM10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可能导致未来特定气象条件下出现高浓度PM10污染,形成灰霾,后续监测数据证实了该论断。研究结果对于PM10浓度演化动力特征的研究以及灰霾预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万明  蓝泽平 《劳动保护》2011,(10):98-100
2011年6月,重庆市组织了一场灾情设定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实战色彩浓厚的大型洪涝灾害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为重庆市汛期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7.
汤家法  王沁 《灾害学》2015,(1):87-91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2013年7月8-12日,北川县境内普降暴雨,引起地质灾害事件大面积爆发。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表明,县域内共有1 318个居民点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这些地质灾害点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并且所造成的危害严重。根据灾情普查数据,按乡镇单元提取了各自的灾害点数量、受威胁面积、受威胁户数、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以及防治费用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进行地质灾害灾情的综合评价,根据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对乡镇的灾情进行了排序。这个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各乡镇之间的灾情差异,也为上一级政府进行诸如制定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决定防灾减灾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投向等行政决策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利用计算机MATLAB软件,在高浓度悬浮液混凝试验的基础上对选煤废水混凝过程中不同水力条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下所拍摄的显微镜絮体图片进行处理,计算其分形维数,从而分析研究不同水力条件下所形成的絮体结构与对应的絮体平均沉降速度及处理出水浊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加入的初始阶段,当搅拌速度v1为250r/min、搅拌时间t1为10s时,絮体结构最密实且接近球体,分形维数最大(Df=1.961 6),此时絮体沉降速度最快,混凝沉降效果最好,出水浊度可达170NTU。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煤层开采后常出现矿压显现剧烈、煤岩透气性增大和地表下沉等问题,利用二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并通过分形理论表征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层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78 m,周期来压步距为24 m;煤层采动裂隙发育,距煤层顶板超过35 m;煤层开采后形成的覆岩裂隙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随工作面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0.
目前我国学校防灾减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安全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灾情评估缺少科学指导。本文明确了学校灾情评估的必要性,并从国内外学校防灾减灾和灾情评估的相关理论、案例研究入手分析,得出我国学校灾情评估技术环节需要更新,评价体系需要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