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环境》2006,(9):6-7
在通往资源节能、环境友好的征程中,你我并不孤单。因为,我们相互支持,并由衷地相信一个经济富饶、生态友好、鸟飞鱼跃的绿色中国必将崛起。这自然是一个美好而善良的愿望。每一个深知国内环境现状的人,每一个饱受环境灾难侵害的人,每一个痛心于环境危机的人,每一个执著于具体环境工作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寄望于绿色崛起所须付出的无数艰辛,并用可贵的坚持推动环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2.
263.
三月初,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本刊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为契机,对一些专家有关中国低碳发展的观点进行了综合报道。随着两会的顺利召开,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的探讨愈发热烈,尤其是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更是在发言中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国如何探索低碳发展道路各抒已见。为此,本刊特围绕中国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的问题,在前期报道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详细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64.
非典、禽流感、火灾、爆炸、空难、矿难……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引起海内外公众和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65.
《劳动保护》2007,(3):I0011-I0014
1总则1.1目的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66.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航局")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于一身的大型骨干建筑企业,公司以"港航连四海,路桥通五洲"为使命,服务于全国29个省市区,以及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267.
杨恒均 《劳动保护》2007,(10):34-36
在信息公开、表达渠道畅通的美国,公众和媒体对灾难挖掘真相,榨取精华,锲而不舍,这种对灾难的反思方式不但有助于避免类似灾难重复发生,而且也比较成功地处理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8.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69.
引言: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树震难,近两年自然灾难频发,公益慈善捐赠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集体、每个公民,以及众多公司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或已经成为了捐赠主体。公司捐赠是公司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对提高公司形象、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营造良好的公司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公司捐赠行为中,如何平衡股东、公司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如何完善公司的捐赠机制,公司捐赠应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安防企业以帮助。  相似文献   
270.
《绿叶》2014,(12):84-85
正2014年12月4日,第十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17名记者(或团体),来自中国环境报社、南方能源观察杂志社、中国工业报社的3名社长总编获奖。"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评选活动由能源基金会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旨在表彰上一年度在中国可持续能源报道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记者,并通过这种形式鼓励更多的记者参与到可持续能源的报道中来。本次颁奖典礼上,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主任胡敏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