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57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71.
刘进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67-169
介绍了"机动车尾气实时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72.
汽车尾气对大气CO污染的分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尾气含有高浓度的CO。城市街道狭小,汽车密集,使CO久聚不散,成为街道空气中CO的主要污染源。为调查杭州市区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状况,我们曾连续3天对市区4条街道进行了汽车尾气中CO在大气CO总浓度中所占分担率的测试,计算了尾气的分担率。同时,还调查  相似文献   
573.
公路隧道中可吸入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公路隧道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化学组分特征,笔者于2006年9月1日在交通繁忙的石黄隧道中间及入口处进行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根据PM10质量浓度监测以及样品的元素、OC\EC及离子成分分析结果,对隧道口及隧道中的PM10的污染状况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PM10浓度监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黄隧道环境空气中PM10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隧道外的浓度,隧道内PM10污染比较严重;隧道内PM10的离子浓度明显低于隧道外,而OC、EC浓度则又明显高于隧道外,另外其元素中Ca、Al、Si等浓度也明显高于隧道外,这些化学成分特征显示,隧道内的PM10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及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574.
采用二维低Re数κ-ε模型和被动标量的湍流扩散方程,对双车道街道峡谷内的流场和气态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研究.并应用风洞实验数据对模拟进行了验证,分析流场和浓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3种不同排放情况下,流场分布相同,且相同高度下,上风向污染物浓度均高于下风污染物浓度.由于流场导致浓度梯度分布的差异,相对于上风向车道情况,下风向车道上排放的污染物更易于向街道峡谷外扩散.  相似文献   
575.
活性碳纤维有机尾气净化回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技术以活性碳纤维为吸附材料,可高品质地从有机尾气中回收烷烃、烯烃、芳香烃、酮、醇、醛、卤代烃等有机溶剂和气体,尾气中有机物的回收率达98%以上,具有活性碳纤维用量少,装置占地小,全自动运行,吸附解吸速度快,运转耗能低,投资回收期短,环境效益显著等一系列优点。本技术是原国家科委下达给宇清化工环保产业发展中心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专题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家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证书和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秀实用技术》证书,并获得2001年度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76.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同时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泥时须先对污泥进行干化使其含水率达到要求.污泥受热干化时会释放恶臭物质,易引发恶臭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以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为对象,基于目前国内外恶臭污染相关规定,综合考虑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中物质浓度、嗅阈值、阈限值、气味安全级别以及饱和蒸气压,通过指标权重评分方法筛选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以恶臭污染潜力为评价目标,风险指标和臭气排放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模型,形成适合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77.
于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前后,调查了大气醛酮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甲醛、乙醛和丙酮是主要污染物,占总醛酮污染物的82.66%,特别是甲醛,约占40.12%. APEC会议期间北京采取相关措施后,总醛酮污染物浓度下降了64.10%,醛酮污染物在会议前后的变化趋势与PM2.5等污染物相似. 会议期间和会议后甲醛、乙醛、丙酮和总醛酮污染物之间(R2为0.67~0.98)的相关性较好,说明其有相同来源; 但会议前的相关性较弱,(R2-0.11~0.42和R2 0.16~0.94),说明其来源不同. 计算所得的诊断参数如C1/C2、C2/C3和OC/EC比值显示,会议前来自汽车尾气与燃煤的复合源,而会议期间和会议后燃煤排放比例增加,特别是在会议后.  相似文献   
578.
典型排放源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采集了我国主要的黑碳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民用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烟尘样品,分析烟尘中黑碳(BC)和总碳(TC)与原始燃料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对比各种δ13C值之间的关联性,评估运用δ13C技术进行BC源解析的潜力.结果表明:①3种典型排放源烟尘样品的δ13CBC与燃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不同排放源的δ13CBC变化范围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生物质燃料除玉米秸(C4植物,δ13CBC为-13.62‰)显著不同外,C3植物的δ13CBC平均值为-26.49‰±1.17‰;烟煤的平均值为-23.46‰±0.37‰;机动车尾气(包括柴油车和汽油车)的平均值为-25.17‰±0.40‰.②各种排放源的BC形成过程存在程度各异的碳同位素分馏,C4植物(玉米秸)燃烧过程分馏作用较明显(BC的δ13C相对燃料负偏1.62‰),而C3植物和民用煤燃烧过程的分馏较小(分别正偏0.63‰和0.52‰).③BC的纯化手段(CTO-375方法)对生物质烟尘的δ13C有一定的影响(BC和TC的δ13C相差约为0.50‰),对化石燃料烟尘没有影响.上述典型排放源的δ13C数据库可为BC源解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对汽油和柴油、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气体以及天津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组成种类及比例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为芳香烃类、烷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其中芳香烃类含量最高;汽油车排放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浓度高于柴油车排放的浓度;机动车尾气对交通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高于工厂区(非化工区)、生活小区和公园.  相似文献   
580.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讨论了其在汽车尾气净化过程中的机理,并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